哺乳母豬的飼養目標,一是提高仔豬斷奶頭數及斷奶窩重:二是保特泌乳期正常種用體況,即28天斷奶失重不超過12千克。過度的失重會延長離乳后發情期,還可引起下胎產仔數減少,其后果是嚴重的。因此,必須圍繞上述目標采取飼喂策略。
(1)合理提高采食量:為使母豬達到采食量最大化,可分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種是實行自由采食,不限量飼喂。即從分娩3天后,逐漸增加采食量的辦法,到7天后實現自由采食;第二種是做到少喂勤添,實行多餐制,每天喂4~8次;第三種是實行時段式飼喂,利用早、晚涼爽時段喂料,充分刺激母豬食欲,增加其采食量。不管是哪種飼喂方式都要注意確保飼料的新鮮、衛生,切忌飼料發霉、變質(酸敗)。為了增加適口性可采取喂濕拌料的方法。
(2)供給充足清潔水:夏季哺乳母豬的飲水需求量很高。因此,母豬的飲水應保證敞開供應。如果是水槽式飲水則應一直裝滿清水,如果是自動飲水器則要勤觀察檢查,保證暢通無阻,而且要求水流速、流量達到一定程度。飲水應清潔,符合衛生標準。飲水不足或不潔可影響母豬采食量及消化泌乳功能。
(3)水對豬至關重要:據研究,按照母豬計算,一個豬場的用水量大約每頭母豬75~110升,平均90升,這個量已包括了消毒、沖洗豬舍、辦公活動用水等。每頭每天的飲水量為飼料攝入量的2~2.5倍。受季節、溫度、體況、生長階段等影響。在養豬生產過程中,有的養豬戶對豬飼料的蛋白質、能量,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都很重視,幾乎都能科學配料喂料,但忽視豬合理飲水的也不占少數,特別是喂干料的場戶對飲水沒引起足夠的重視。主要問題是飲水設備陳舊,飲水量不足、供水饑飽不均、水質不良、飲水器設置不合理等。這就反映出許多養豬戶沒有把水當成重要的營養物質來看待,忽視了豬的合理飲水,結果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編輯:柳曉林
審核專家:山西省畜牧獸醫研究所副研究員 焦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