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膽草又名龍膽、苦膽草等。為龍膽科龍膽屬植物,具有清熱燥濕、瀉肝膽的功效,為常用中藥材。
龍膽草主產于云南、貴州和廣西等地,生長于荒山、草地、灌木叢、林內、林緣等地,為多年生草本植物,通常呈暗綠色且稍帶紫色,高為30~60厘米。根部周圍簇生細長圓柱狀根,根部肉質呈土黃色或黃白色。莖直立不分枝,呈四棱形狀,常帶紫色。葉對生,無柄,基生葉2~3對,呈鱗片狀。
龍膽草在秋季或翌年春末未萌芽時采收。當地上莖葉枯萎時,將整枝根挖起,除去枯殘莖葉,留下根頭和須根,洗去泥沙,攤放在竹席或水泥地面暴曬至足干或放在烘爐內烘至足干即為成品。商品以足干、呈不規則的結節狀、折斷面中央有黃色木心、味道極苦為佳。
編輯:彭曼
審核專家:廣西科學技術普及傳播中心高級記者 鐘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