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豇豆枯萎病在南方蔬菜種植區域常有發生,特別是在高溫多雨季節,正在開花結莢的豇豆常被為害,枯萎致死??菸∈且环N真菌性病害,受害嚴重的田塊會大幅度減產甚至顆粒無收,菜農對此應高度關注。
據觀察,在開花結莢初期,豇豆植株發病后首先是根系發育不良,根部皮層腐爛,新根很少或者完全沒有新根。剖開根部或者莖部,可見維管束變黃褐色至黑褐色。植株早晚長勢接近正常,中午則呈萎蔫狀態。植株下部的葉片發病后,先在葉邊緣及葉尖端出現不規則水漬狀病斑,葉脈呈褐色,全葉葉色逐漸呈淡黃至黃白色枯死,然后整株莖葉干枯。高溫、高濕時,部分感病部位表面有粉紅色霉層。通常病菌只為害豇豆,不危及其它蔬菜,更不危及糧、棉、油等大宗作物。
枯萎病的病菌主要通過豇豆病株殘體依附在土壤中越冬,當高溫多雨季節來臨,立即通過豇豆植株傷口潛入,侵害維管束組織,阻塞導管,阻止肥、水的吸收與輸送并分泌毒素使導管組織壞死。連續3年連作或者土壤含水量高的地塊發生重,地勢高或輪作的地塊發病輕或者無病發生。
豇豆受到枯萎病初期入侵后,種植戶常常束手無策。經過幾年生產實踐探索,筆者認為可從兩個方面著手防治。
從農業防治而言,一是選用抗病的豇豆品種。二是實行輪作換茬。三是改善排灌條件,做到雨住田干。四是增施腐熟的有機肥作基肥,配施多元無機肥,增強植株抗病能力。五是對偏酸性的土壤,每667平方米(畝)可施生石灰100~150公斤,以平衡土壤耕作層的酸堿度。
從化學防治而言,在豇豆發病前或者發病初期,一是可用96%惡霉靈粉劑3000倍液,或60%琥·乙磷鋁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0%百泰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噴施豇豆根部。二是可用10%苯醚甲環唑水分散粒劑300~400倍液,于初花期澆灌根部。三是可噴施5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四是可噴施30%綠丹可濕性粉劑800倍液。五是可噴施加瑞農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各地可結合當地實際情況靈活選用。
編輯:李可天
審核專家:廣西科學技術普及傳播中心高級記者 鐘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