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受澇后易出現“燜種”“爛種”現象,有時出苗雖快,但苗細弱、瘦長。補救措施有如下幾點。

一、及時中耕。

夏播花生苗期受澇后要結合中耕進行“清棵”,一般可用小鋤把花生幼苗基部周圍的土刨開,讓兩片子葉和葉腋間的側芽露出。

二、合理追肥。

由于澇災使土壤中的養分大量流失,造成花生嚴重脫肥。地膜花生可采取打孔的方式進行追肥,露地花生可結合中耕進行追肥。一般每667平方米(畝)可追施尿素5~10公斤。注意增施一定量的鈣肥,促進莢果膨大。夏花生追肥以根外追肥為主,可噴施1%的尿素和2%的磷酸二氫鉀混合液,每667平方米(畝)噴50公斤,連續噴2次。

三、防治病蟲害。

花生受澇后容易引發病害。對于葉斑病、網斑病等,始花后10天左右,可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噴霧防治,隔7天防治1次,連防2次。防治炭疽病可選用80%炭疽福美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噴霧。銹病可噴施50%膠體硫懸浮劑150倍液或95%敵銹鈉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斜紋夜蛾可選用5%氯氟氰菊酯乳油10毫升加50%辛硫磷乳油50毫升,對水60千克噴霧。



編輯:黃宗林

審核專家:廣西科學技術普及傳播中心高級記者 鐘漢成

[原創]花生受澇后補救措施

圖文簡介

花生受澇后易出現“燜種”“爛種”現象,有時出苗雖快,但苗細弱、瘦長。補救措施有及時中耕、合理追肥及防治病蟲害三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