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態(tài)、習(xí)性及為害
茶黃螨蟲體很小,肉眼很難看清。成螨蟲體橢圓形,淺黃色至橙黃色,半透明,有光澤,體長0.2毫米,有4對足,腹面后足有4對剛毛。幼螨更小,淡綠色,體背有一白色縱帶,有3對足,腹末端有1對剛毛。
茶黃螨最適生長繁殖溫度為16℃~23℃,相對濕度為80%~90%,在廣東地區(qū)一年發(fā)生25~30代。以幼螨和成螨集居于辣椒的幼嫩部位刺吸汁液,以致嫩葉、嫩莖、花蕾和幼果不能正常生長。受害部均變黃褐色,葉片增厚僵硬,葉背呈油漬狀,葉緣向下卷曲、皺縮。嫩莖受害扭曲、畸形,植株矮小叢生,以致干枯禿頂和落花落果。果實受害生長停滯變硬,失去商品價值。
2、防治方法
①結(jié)合中耕除草,清除田間雜草。冬季前拔除栽培地周圍的雜草,并燒掉。
②平均每葉有蟲、卵達2~3頭(粒),田間卷葉率達0.5%~1%時為為防治適期,集中在植株幼嫩部位的背面處噴藥。可用73%克螨克乳油1000倍液、20%螨克乳油1000倍液、5%卡死克乳油輔特乳油1000倍液、45%石硫合劑結(jié)晶600倍液、60%三氧殺螨醉乳油1000倍液、1.8%害極滅乳油4000倍液、52%農(nóng)地樂1500倍液、農(nóng)博樂1000倍液或25%三唑錫可濕性粉劑2500倍液等進行防治,交替使用,每隔7~10天1次,連用2~3次。
編輯:石慧芳
審核專家:華南農(nóng)大教授博導(dǎo) 曹必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