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癥狀

白粉病主要為害葉片,新、老葉片均可發生,一般先從下部老葉開始發病。發病初期,葉片正面出現褪綠小黃點,后擴展為邊緣不清晰的淡黃色斑。病部背面產生薄層白粉狀物,嚴重時整片葉背布滿灰白色的粉狀物,有時斑中央有壞死斑點,最后葉片變褐、枯死、脫落。葉柄、莖和果實受害時,也產生白粉狀霉斑。

2、發病條件

由子囊菌亞門韃靼內絲白粉菌侵染引起的病害。病菌主要以菌絲或孢子在病殘體上越冬,或在田間宿根雜草上越冬。另外,病菌分生孢子在干燥條件下,離開殘體也可存活幾個月。當氣候適宜時,病菌通過氣流傳播。空氣濕度低于60%的稍干燥條件下,病菌才能流行。病菌發生的溫度范圍為10℃~35℃,最適溫度為15℃~25℃,晝夜溫差大時有利于白粉病的發生。

3、防治方法

①選用抗病品種,如辣優4號、辣優15號、粵紅1號、廣椒2號、GL-7、GL-5等對白粉病有一定的抗性。

②選擇地勢較高、通風向陽、排灌方便的地塊。保持適宜的空氣濕度,防止土壤干旱和空氣過度干燥。合理施肥,增強抗病性。合理密植,促進通風透光。徹底清除病殘體和田間雜草。

③發病初期可用40%信生可濕性粉劑3000倍液、2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40%滅病威懸浮劑600倍液、粉銹克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45%膠體硫膠懸劑600倍液、炭疽立克1200倍液或蓋克2500倍液等進行防治,交替使用,每隔7~10天1次,連續噴2~3次。



編輯:石慧芳

審核專家:華南農大教授博導 曹必好

[原創]辣椒白粉病的防治措施

圖文簡介

白粉病主要為害葉片,新、老葉片均可發生,一般先從下部老葉開始發病。發病初期,葉片正面出現褪綠小黃點,后擴展為邊緣不清晰的淡黃色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