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苗一般分2次進行。子葉充分展開、現露真葉時,應及時進行第1次間苗。先將受傷、畸形、“頂殼”、生長弱小和有徒長趨勢的苗拔去,再將過密的苗拔去一部分。目的是擴大幼苗株間距離,改善幼苗的光照條件,保證幼苗有足夠的空間繼續生長發育,可減少病蟲害的發生,避免因秧苗擁擠、營養面積不足而造成幼苗徒長。苗床育苗間苗標準根據是否要移苗或補苗決定。不用移苗或補苗的,苗距可適當大些,保持5~6厘米的株距;準備移苗或補苗的,留苗可密一些,苗距2~3厘米。第2次間苗在移苗及補苗后、幼苗具3~4片真葉時進行。苗距保持在10厘米×10厘米左右,拔掉過密、弱小的苗。營養杯育苗間苗應根據種植習慣是單株植還是雙株植分別進行。單株植般第1次間苗時留2株,第2次間苗時留1株;雙株植第1次間苗時留3株,第2次間苗時留2株,以保證苗數。如幼苗不會受其他因素的影響而出現死苗、缺苗現象,也可只進行1次間苗。第1次間苗時就留夠苗,省去第2次間苗。該方法省工,但苗數很難保證。間苗后床土松動,要淋一些水或撒一層疏松的細土,使幼根與土密切接觸,保護留下的苗。

移苗、補苗在2~3片真葉時進行。辣椒苗期第3~4片真葉展開時開始花芽分化。避免移苗傷根影響花芽分化,應在3~4片真葉期前進行移苗、補苗。移苗、補苗宜在晴天下午進行,以利于苗的成話。移苗可直接移栽于苗苗床內或移栽于營養杯中,再把缺苗的地方補上苗,充分利用苗床。移植于苗床內內的苗距約10厘米×10厘米,并按照當地的極培習慣進進行單株或雙株移植。雙株移植的要適當再加大苗距。移苗前幾小時苗床要淋透水,以便起苗。起苗時要盡量多帶土,少傷根,并隨起隨栽。移栽深度比原入土稍深,幼根栽入土中不能彎曲,否則影響成活。移栽后應淋足水。春季小拱棚育苗、移苗時溫度低,要隨移隨蓋塑料薄膜,以提高床溫,促進幼苗發根。秋季育苗氣溫高,光照強,在保證水分充足的條件下,移裁后1~3天,中午應用遮陽網遮擋陽光進行護苗,以防曬蔫秧苗,影響幼苗生長。移植于營養杯的,單株植的移1~2株,雙株植的移2~3株,移栽后淋足水。



編輯:石慧芳

審核專家:華南農大教授博導 曹必好

[原創]茄露地辣椒間苗、移苗和補苗技術

圖文簡介

露地辣椒該怎樣進行間苗、移苗和補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