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形態、習性及為害

茶黃螨為雜食性害蟲,成螨和幼螨集中在作物幼嫩部分刺吸汁液而造成為害。茄子葉片受害后,葉片增厚,葉緣下卷,葉背呈灰褐色,有油漬狀光澤;嫩莖受害后呈黃褐色扭曲畸形,嚴重者生長點干枯。花蕾受害不能開放而脫落;果實受害,果柄、萼片及果皮喪失自然色及光澤,呈灰褐色,果實老化畸形,無食用價值。

茶黃螨生長繁殖的最適溫度16℃~23℃,相對濕度80%~90%,在溫暖潮濕的地區和溫室四季均可發生。繁殖速度快,夏季約5天繁殖1代,1頭雌螨次能產卵100多粒。其寄主很多,以成蟲在土壤和雜草根部越冬。

二、防治方法

①清除田間和周邊雜草,采收結束后,立即清除枯枝殘葉集中燒毀,減少蟲源。

②發生初期應抓緊防治,防止蔓延。可用24%螨危懸浮劑4000~6000倍液、60%三氯殺螨醇乳油1000倍液、73%克螨特乳油2000倍液、抗螨23乳油800倍液、1.8%害極滅乳油3000~4000倍液、0.6%海正滅蟲靈乳油1000倍液、20%金刀乳劑1500~2000倍液、3%殺蟲快乳劑800~1000倍液或24.5%愛福丁乳油1000倍液進行防治。每隔6~7天噴1次,連噴3次。噴藥重點是植株的生長點、嫩葉背面、花蕾和幼果。



編輯:石慧芳

審核專家:華南農大教授博導 曹必好

[原創]茄子茶黃螨的防治技術

圖文簡介

茶黃螨為雜食性害蟲,成螨和幼螨集中在作物幼嫩部分刺吸汁液而造成為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