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雛的季節與雛雞成活率及以后的產蛋量都有密切的關系。應考慮三個方面:①溫度:早春外界環境溫度太低,室內溫度難以達到要求,雛雞生長發育及成活率都受到影響。如果養雞戶取暖設備不理想,燃料來源不充足,就應該選擇晚春或初夏育雛。②濕度:雛雞在3月齡以前盡可能躲過高溫高濕的雨季。因為3月齡以前雞對球蟲病的抵抗力弱,正處于易感階段,再加上高溫多雨季節,有利于球蟲卵囊發育,病情難以控制。③覓食:一般在3~4月份進雛,養到4~5個月后開產,因為這段時間剛好是果園牧草生長旺盛、昆蟲飼料豐富,可很好地被利用使產蛋率提高。④銷售:蛋雞產蛋期正趕上中秋、國慶、春節等節日,市場需求大,價格相對高,養殖戶效益會相對增加。
雞舍消毒
雞是一種比較容易發病的動物,做好場地衛生非常重要。養殖場地需要經過消毒,來殺死病菌,減少疾病的發生。土雞養殖場地分室內和室外兩部分。場地消毒針對的是室內的場地。首先在進雞苗前10~14天,對育雛舍、雞舍及設備進行徹底的清洗、消毒和整修。如果是新場地,可以用10~20%石灰水或1:600倍百毒殺,1:1200倍消毒威,2%燒堿進行噴霧消毒。如果是老場地,要除糞、清掃、高壓水洗、干燥,用消毒劑噴霧消毒、干燥、石灰水粉刷或者再用消毒劑噴霧育雛舍全部設備、用具。然后再用高錳酸鉀加甲醛密閉薰蒸消毒1~2天,另外,在雞舍前以及路口設立這種消毒池,可以防止外面的病菌帶入養殖場所。
編輯:柳曉林
審核專家:山西省養殖技術試驗基地生產部長 左珍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