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養條件下的雞獲得的營養較籠養雞少,而消耗的營養較籠養雞多。加之管理不如籠養雞那樣精細,因此,其產蛋率較籠養雞低(一般低15%或以上)。在飼養管理不當的情況下,很可能沒有明顯的產蛋高峰。為了達到較高而穩定的產蛋率,出現長而明顯的產蛋高峰,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保證營養水平
對于放養雞而言,其活動量很大,消耗的熱能多,因此,飼料的補充能量占據非常重要的位置,應該是首位的;此外,還應滿足蛋白質,特別是必需氨基酸、鈣磷、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的需要。
(2)增加補料量
試驗表明,不同的飼料補充量,雞的產蛋率不同。隨著補料量的增加,產蛋性能逐漸提高。據報道,在一般草場放養,產蛋高峰期,日精料補充量每只雞以70~90克為宜。
(3)保持環境穩定、安靜
產蛋高峰期最忌諱應激,特別是驚嚇,如陌生人的進入、野生動物的侵入、劇烈的爆炸聲和其他噪聲等而造成的驚群。
(4)保持清潔衛生
產蛋高峰期也是蛋雞最脆弱的時期,容易感染疾病或受到其他應激因素的影響而發病,或處于亞臨床狀態,影響生產潛力的挖掘。因此,應搞好雞舍衛生、飲水衛生、飼料衛生和場地衛生,消除疾病的隱患。
(5)嚴防啄癖
產蛋高峰期,由于光照、環境或營養不足,可能出現個別雞互啄(啄肛、啄羽等)現象。如果發現不及時,被啄的雞很快被啄死。因此,應認真觀察,及時隔離被啄雞,并予以治療。如果發生啄癖的雞比例較高,應查明原因,盡快糾正。
編輯:柳曉林
審核專家:山西省養殖技術試驗基地生產部長 左珍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