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調整羊的生理狀態。對于有肥的羊只,應使其處于非生產狀態,如母羊應停止配種妊娠或明乳;公羊應停止配種、試情并進行去勢。各類羊在育肥前應剪毛,這樣既可增加收入,也不影響羊皮的質量,而且能改變羊的皮膚代謝,促進羊的育肥。
②驅蟲藥浴。育肥開始前,應用驅蟲藥物對羊驅蟲、對有疥癬的羊進行藥浴或局部涂擦藥物滅癬。
③分段飼養,加強補飼。適應期:有肥羊轉入舍飼育肥,開始有一個過渡階段,時間15天左右,主要任務是熟悉環境、消滅應激反應、恢復體力。日糧以品質優良的粗飼料為主,不喂或少喂精料,精、粗料比例為3:7,隨著體力的恢復,逐步增加精飼料,在此期間,由于生理補償作用,日增重快,增重效果較好。過渡期:這個時期約25天左右,任務是適應粗糧型日糧,防止膨脹、拉稀、酸中毒等疾病的出現。日糧中粗料比例不斷增加,粗、精比為6:4,防止粗、精比例相近的情況出現,以避免淀粉與纖維素消化之間的負工作,降低消化率,蛋白質水平稍低于前者。催肥期:時間約30天,通過提高精料比例,一般可達25%,進行強度育肥,飼料的飼喂次數增加,盡量讓羊多吃,使日增重達到200~250克以上。供給優質青干草或青貯、氨化飼料,喂給含能量高的混合飼料,以增加育肥的速度、縮短育肥的時間。當羊體重達40~50千克、膘情達中度以上時出欄屠宰。
編輯:李敏
審核專家:山西省農科院畜牧獸醫研究所研究員 毛楊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