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選喂雜交牛。雜交牛綜合了不同品種的優良性狀,具有明顯的雜種優勢,在短時間內可生產大量優質牛肉。若無雜種牛,可選年齡3~8歲、體重250千克、膘性中等、健康無病的本地閹牛,短期育肥。
②飼喂氨化草。氨化草的制作按100千克草、3千克尿素和40千克水的比例,在氨化室進行密封處理即可。飼喂氨化草要有7~10天過渡期,牛的正常采食量一般占體重的2%。以吃好、不浪費為原則,日喂3次。
③補喂混合料。混合料參考配方為玉米60%、菜餅或棉餅37%、淀粉2%、鹽1%,無餅時可用豆粕粉,以便降低飼養成本。飼料按體重的1%定時喂,每天分2次補料。
④加喂添加劑。“靠科學養牛,向技術要肉”是發展肉牛業、提高養牛效益的重要途徑。目前,應用比較廣泛的是埋植增重劑技術。該技術增加了牛肉產量,提高了飼料報酬。對飼養期長的牛,可間隔100天重復埋植1次,育肥效果更佳。
⑤精喂細管理。在飼喂前期驅蟲,每千克體重內服丙硫咪唑30毫克,服后還可健胃。在育肥階段,青草季節可放牧管理,后期集中育肥,利用高精料日糧催肥時間為60~90天。拌料時要求先拌濕料1小時后,再與草拌均勻。另外必須喂飲清潔水,每日2次。牛舍要經常除濕、墊干,保持干燥、清潔。
編輯:李敏
審核專家:陽曲縣畜牧局中級獸醫師 劉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