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土肥水管理:造林后2~3年內,每年必須進行中耕除草2次,第一次在4月上旬,第二次在5月至6月上旬。同時進行追肥,每667米2施尿素15~20千克,若每株增施餅肥0.2千克肥效更好。在尚未郁閉的幼林行間進行間作,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

2.整形修剪:杜仲栽植后,要及早摘去基干下部的側芽,只留頂端1~2個健壯飽滿側芽,使其旺盛生長。一般在春季發芽后的3個月內進行修剪,以保留6~8個側枝為宜;或在冬剪時適當剪去樹干下部的一些側枝及根部的萌條,以使主干生長粗直而健壯。對樹冠中的病弱枝、枯死枝等應加以疏除。

3.適時間伐與采伐更新:(1)適時間伐。喬林作業在樹齡10年左右進行第一次間伐,間伐對象主要是生長發育不良的雄株,間伐強度以保證郁閉度達到0.6~0.7,雌株占總株數的85%左右。第二次間伐在樹齡15~20年進行,間伐對象主要是雌株中生長不良結實稀少或干形發育不好的彎曲木,每公頃保留立木1200~1500株。間伐主要目的是改善樹木光照條件,除去過多的雄株,間伐宜在春、夏季進行,以利剝皮和減少伐樁萌發新株的機會。

(2)采伐更新。喬木作業一般在25年生時進行主伐,以獲取種子為目的的喬林也可推遲到40~50年生時主伐,主伐后利用伐樁萌芽更新。一般砍伐宜在冬季進行,有利于翌年春季萌發新株,1~2代后改用播種育苗的有性更新。矮林作業每隔3年截干一次,截干7~8次以后應重新整地造林,一般夏季采伐,秋冬季整地,翌春造林。

4.主要病蟲害防治:(1)杜仲的主要病害。主要病害有猝倒病、根腐病、葉枯病等。

防治方法,選好圃地、高床音苗,發病前采用化學藥劑預防。如用65%代森鋅可溫粉500~600倍液,鉺隔10天噴次,連噴2~3次,根腐、猝倒發病后,用福爾馬林1000倍液澆灌。

(2)杜仲的主要蟲害。主要蟲害有地老虎、刺蛾、象鼻蟲、蚜蟲等,用常規藥劑防除。



編輯:禹燕

審核專家:山西省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檢疫局教授級高工 王加強

[原創]杜仲田間管理技術

圖文簡介

杜仲栽培技術宜選土層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定植。接行株距3米×2米挖穴,穴深和穴徑均為50-70厘米,每穴施有機肥20公斤、過磷酸鈣和餅肥各1公斤,與底土拌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