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已經正式進入秋季,不僅天氣轉涼,有些人的情緒也經常陰晴不定、郁郁寡歡。據《北京晨報》報道,調查顯示,約高達38%的抑郁癥患者會在秋冬季抑郁發作,秋季的自殺率也是全年中最高的。那么,秋季為何抑郁高發呢?哪些人是高發人群?人們該如何調節自己的心情呢?

 

點擊下載本組圖片

2017年,9月16日,市民從遍地落滿金黃桂花的江蘇省太倉市街頭走過。

計海新/人民圖片)

(聲明:凡帶有“人民圖片”字樣圖片,系版權圖片,受法律保護,使用(含轉載)需付費,歡迎致電購買:010-65368384或021-63519288。

《新華每日電訊》介紹,秋季抑郁是連續兩年出現季節規律性的抑郁發作。患者有典型的抑郁表現,包括情緒低落、興趣或愉快感喪失、精力不濟或產生疲勞感。同時可伴有自我評價降低;對前途感到悲觀絕望、有自傷自殺的觀念或行為。持續時間至少為兩周。值得注意的是,秋季抑郁還會伴有睡眠增多、食欲增強及體重增加等癥狀,這與典型抑郁的發作時睡眠減少、食欲減退、體重減輕等癥狀并不相同,出現這些癥狀對于診斷秋季抑郁有較高的參考價值。

秋季抑郁高發的原因和秋季特別的天氣、環境有關。據華龍網介紹,造成秋季抑郁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兩點:

1.缺乏日照。研究發現,造成秋季抑郁癥的原因主要是秋季陽光照射少,人體的生物鐘不適應日照時間短的變化,導致人們生理節律紊亂和內分泌失調,因而出現了情緒與精神狀態的紊亂。

2.環境影響。秋季漸涼,萬物蕭瑟,這種環境很容易引發人們的負面情緒。從中醫的角度來說,夏天在五行中屬火,為陽氣最盛之時,所以人們在夏季會消耗許多能量,而秋天是給身體補充能量的季節,如果此時補充不足或不當,就容易引發一些心理問題,抑郁癥便是其中之一。

《健康時報》介紹,秋季抑郁患者易集中在5類人群中:1.性格敏感多疑、內向、不善于傾訴者。2.工作壓力大的“上班族”。3.更年期女性、孕產婦或老年人、部分學齡期兒童。4.剛經歷了負面生活事件沒得到及時心理疏解的人群。5.常年在室內工作并且體質較弱,及平日極少參加體育鍛煉的腦力勞動者,尤其是平時對寒冷比較敏感的人。

鑒于秋季抑郁癥的多發現狀,中國江蘇網建議,人們可以通過光照、運動有效防止季節性抑郁。增強體育鍛煉,增加戶外活動,多曬太陽可以有效地改善心情。鍛煉的項目可以是戶外慢跑、快走,在家中可以進行瑜伽、拉升等運動。要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減少飲酒。特別需要提醒的是,這個季節感覺情緒不太好的人群,更應增加人際交流。如果出現抑郁情緒,不要過分依賴濃茶、咖啡等提神飲料,以免引起精神、心理上的惡性循環。同時,要適當進行心理咨詢,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

本文由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附屬(304)醫院八一大樓門診部主任彭國球進行科學性把關。(專家領域:健康養生類、臨床醫學類、心理醫學類)

自古逢秋悲寂寥——你屬于"秋季抑郁"高危人群嗎?

圖文簡介

眼下已經正式進入秋季,不僅天氣轉涼,有些人的情緒也經常陰晴不定、郁郁寡歡。據《北京晨報》報道,調查顯示,約高達38%的抑郁癥患者會在秋冬季抑郁發作,秋季的自殺率也是全年中最高的。那么,秋季為何抑郁高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