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疥癬(螨病)是羊的一種慢性寄生性皮膚病,由疥螨和癢螨寄生在羊體表而引起,感染速度快,危害嚴重。

(1)臨床癥狀

主要發生在冬季和秋末春初。發病時,通常始于羊皮膚柔軟且短毛的部位,如嘴唇、摳腳、鼻面、眼圈及耳根部,然后皮膚炎癥逐漸向周圍蔓延;癢螨病則起始于被毛稠密、溫度和濕度比較恒定的皮膚部分,如綿羊多發生于背部、臀部及尾根部,以后才向體側蔓延。

病初劇癢,羊不斷在圈墻、欄柱等處摩擦,在陰雨天、夜間、通風不好的圈舍,發癢更加劇烈。繼而皮膚出現丘疹、結節、水皰,甚至膿瘡,后形成痂皮或龜裂。綿羊患疥螨病時,病變主要是頭部,形如干燥的石灰。綿羊感染癢螨后,患部大片被毛脫落。患羊因終日啃咬和摩擦患部而煩躁不安,影響采食和休息,日漸消瘦,最終可極度衰竭而死。

(2)治療

①涂藥療法。適合于病畜數量少、患部面積小的情況,但可在任何季節使用,注意每次涂擦面積不得超過體表的1/3。涂藥用克遼寧擦劑(克遼寧1份、軟肥皂1份、酒精8份,調和即成)。

②藥浴療法。適用于病者數量多且氣候溫暖的季節,藥浴液用0.05%蠅毒磷乳劑水溶液或0.05%氧硫磷乳油水溶液。



編輯:李敏

審核專家:山西省農科院畜牧獸醫研究所研究員 毛楊毅

[原創]羊疥癬病如何防治

圖文簡介

羊疥癬(螨病)是羊的一種慢性寄生性皮膚病,主要發生在冬季和秋末春初,由疥螨和癢螨寄生在羊體表而引起,感染速度快,危害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