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快疫主要是侵害羊的一種急性傳染病。膘情較好的6個月至2歲的羊最易感染。病的特征是真胃發生出血性炎癥,在晚秋至早春期間較多發。
(1)臨床癥狀
患羊往往來不及表現臨床癥狀即突然死亡,常見死于牧場或死于圈舍內。病程稍慢者,表現為運動失調、不愿行走、腹痛、腹瀉、磨牙抽搐、最后衰弱昏迷、口流帶血泡沫,多于數分鐘或幾小時內死亡,病程極為短促。
(2)防治
①預防。加強飼養管理,防止嚴寒襲擊,有霜期早晨出牧不要過早,避免采食霜凍飼草。發病時及時隔離病羊,并將羊群轉移至干燥牧地或草場。
發病地區,每年定明接種“羊快疫、腸毒血癥、猝擊三聯苗”或“羊快疫、腸毒血癥、猝擊、羔羊痢疾、黑疫五聯苗”,羊不論大小,一律皮下或肌內注射5毫升。注苗后2周產生免疫力,保護期達半年。
②治療。本病病程短促,往往來不及治療。病程稍拖長者,可肌注青霉素,每次80~100萬單位,1日2次,連用2~3日;內服磺胺嘧啶,1次5~6克,連服3~4次;也可內服10%~20%石灰乳500~1000毫升,連服1~2次。
編輯:李敏
審核專家:山西省農科院畜牧獸醫研究所研究員 毛楊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