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蹄病是在趾間軟組織發生腐敗壞死且有惡臭的蹄部疾病。當病情發展,病變可波及蹄冠皮膚、蹄真皮、腱、骨及蹄關節。一年四季均有發生,在夏季多雨季節時發病較多。地面泥濘、運動不足,可促使本病發生。蹄部外傷是本病繼發感染的重要原因:羊蹄因碎石塊、煤渣等造成蹄間外傷,當接觸嚴重污染的潮濕土地或浸泡于污穢的泥濘中時,引起蹄間腐爛而發病;或由于維生索、蛋白質及礦物質飼料不足,以及護蹄不當等,致使蹄角質生長發育受到影響或破壞,以致降低蹄角質的抵抗力,被各種腐敗細菌感染而發病。

(1)臨床癥狀

腐蹄病的發現,往往是由羊只發生跛行開始,一般是一只跛行。病初不太嚴重,較嚴重時,病羊頻頻提起病蹄離地,不愿行走;病蹄有不同程度的腫脹,初在趾間裂的地方,后擴大到蹄冠、蹄球、系部,甚至腫到球節上。腫脹部表現潰爛,在破潰的地方,下面溢出惡臭氣味的膿性液體;蹄溫增高,手壓蹄表面有疼痛感;病羊精神沉郁,食欲缺乏,跛行嚴重,疼痛異常。

(2)防治

①預防。在飼料中補喂礦物質,特別要平衡補充鈣、磷;及時清除廄舍中的糞便、爛草、污水等。在廄舍門前放置用10%~20%硫酸銅液浸泡過的草袋,或在廄舍前設置消毒池,池中放入10%~20%硫酸銅溶液,使牛羊每天出入時洗滌蹄部2~4次。牛羊患腐蹄病時要隔離飼養。

②治療。用四環素粉或土霉素粉填上,外用松節油棉填塞后包扎。用硫酸銅和水楊酸粉或消炎粉填塞包扎,外面涂上松節油以防腐防濕。用碘酊棉花球涂擦,再用麻絲填實、包扎。用磺胺類或抗生素類軟膏填塞、包扎,再涂上松節油。將50~100克豆油燒開,立即灌入患部,用藥棉填塞或用黃蠟封閉,包扎固定。

以上各種治療方法每隔2~3天需換一次藥。對急性、嚴重病例,為了防止敗血癥的發生,應用青霉素、鏈霉素和磺胺類藥物進行全身防治。



編輯:李敏

審核專家:山西省農科院畜牧獸醫研究所研究員 毛楊毅

[原創]羊腐蹄病如何防治

圖文簡介

腐蹄病是在趾間軟組織發生腐敗壞死且有惡臭的蹄部疾病。當病情發展,病變可波及蹄冠皮膚、蹄真皮、腱、骨及蹄關節。一年四季均有發生,在夏季多雨季節時發病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