蝸牛主要為害柑橘新梢、嫩葉和幼果。嫩梢被害后呈青色枯死;嫩葉被咬食成網狀孔洞,邊緣組織呈壞死狀;幼果被害處組織壞死,呈凹陷狀,成熟后成為畸形果,嚴重影響果實外觀和品質。可采取以下綜合防治措施。
(1)果園養雞。果園養雞,雞能啄食蝸牛,每只雞每天能食蝸牛200頭以上,雞糞又能提高果園肥力,養雞還能增加果農收入,一舉多得。
(2)撒施生石灰。晴天傍晚,在樹盤下繞主干撒一層厚1厘米左右的生石灰,蝸牛晚上出來活動接觸石灰而死。在樹干根頸部繞主干撒施磷肥或茶餅粉等,利用蝸牛對其的忌避作用,防止蝸牛從主干爬到樹上。
(3)人工防治。蝸牛白天躲在葉背或樹干背光處,可進行人工捕捉,或結合修剪人工捕捉。
(4)農業防治。產卵盛期進行中耕,使卵暴露,經暴曬后死亡。在蝸牛發生較嚴重的地方,冬、春季和秋季中翻耕施肥時留一小塊雜草地,引誘蝸牛,然后集中消滅。
(5)藥劑防治。藥劑防治應在蝸牛大量出現又未交配產卵的4月上中旬和大量上樹前的5月中下旬進行。施藥方法有:
①制毒餌誘殺。用蝸牛敵(多聚乙醛)與碎豆餅或玉米粉配成含2.5%有效成分的毒餌,于傍晚施于橘園內誘殺。
②土面及樹干噴灑。上午8:00前及下午6:00后,對土面及樹干噴灑1%~5%的食鹽溶液或1%的菜籽餅浸出液或氨水700倍液。
編輯:孫苑琪
審核專家:華中農業大學果樹學教授 郭文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