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蚜蟲是為害柑橘新梢的害蟲,以成蟲和若蟲群集在新梢上吮吸汁液,被害新梢嫩葉卷曲、皺縮,節間縮短,不能正常伸展,嚴重時引起落果及大量新梢無法抽出,不但當年減產,還會影響翌年產量,蚜蟲排泄的蜜露能誘發煤煙病,影響葉片光合作用,削弱樹勢。
1.生活習性
柑橘蚜蟲在廣東一年發生10余代,世代重疊,繁殖的最適溫度為24℃~27℃,晚春和晚秋繁殖最旺盛,夏季高溫對其繁殖不利,干旱條件下發生重。
2.防治措施
(1)生物防治。注意保護利用天敵,如七星瓢蟲、月瓢蟲等多種飄蟲。
(2)農業防治。剪除被害枝條,清除越冬卵。
(3)物理防治。用色彩板誘殺蚜蟲。
(4)藥劑防治。在嫩梢上發現有無翅蚜為害時應開始防治。可選用2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000~3000倍液、20%好年冬乳油2000~3000倍液、10%煙堿乳油500~800倍液、2.5%魚藤酮乳油400~500倍液、3%啶蟲脒乳油(莫比朗)2500~3000倍液、5%啶蟲脒可濕性粉劑4000倍液、40%速撲殺乳油1000~1500倍液或25%阿克泰水分散顆粒劑5000~6000倍液。
編輯:孫苑琪
審核專家:華中農業大學果樹學教授 郭文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