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樹脂病是柑橘重要病害之一,主要為害柑橘的枝干、葉片和果實。在枝干上發生的稱樹脂病,在葉片上和幼果期發生的稱沙皮病,貯運期間果實上發生的稱褐色蒂腐病。為害枝干、葉和幼果,會抑制枝梢、葉片和幼果的生長,影響樹勢,降低果實產量和品質,嚴重時引起整株枯死。在貯運期發病,則引起果實腐爛。

1.發病癥狀

柑橘樹脂病是一種真菌性病害,因發病部位和發病時期不同而異,可有流膠、干枯、沙皮、枯枝和褐色蒂腐等類型。

(1)流膠和干枯。枝干受害一般表現這兩種癥狀。病害大多發生在主干、主干分叉或受過凍傷的枝干上。溫度不高、相對濕度大時,病部皮層呈灰褐色,稍下陷,滲出黃褐色黏液。高溫干燥,樹膠干后,轉化為干枯型,病部樹皮松裂、脫落,在皮層下產生大量的小黑粒。干枯型癥狀表現為病部流膠現象不明顯,皮層紅褐色,干枯而略下陷,微有裂縫,但皮層不立即脫落,在病健部交界處有一條明顯隆起的界限,并有一條黃褐色或黑褐色的菌帶。

(2)沙皮。嫩梢、新葉和幼果受樹脂病菌為害后,病部上生許多黃褐色或黑褐色硬膠質的小疤點,散生或密集成疤塊,引起沙皮癥狀。

(3)枯枝。生長衰弱或受凍害的枝條,受樹脂病菌侵染后,其病部呈現明顯的褐色病斑,病健部交界處常有小滴樹脂滲出。嚴重時可使整個枝條枯死,在枯死枝條的表面散生無數黑色小粒點。

2.防治措施

(1)農業防治。在秋季及采果前后及時而適當地增施肥料以增強樹勢。冬季溫度較低的地區,要注意做好防寒工作。采果后及時施肥,低溫降臨前進行培土,霜凍前2周如遇干旱應及時灌水或鋪草防凍,幼樹應纏草繩、裹稻草或塑料薄膜防寒。早春剪除病枝、枯死枝燒毀。

(2)樹干刷白。主干和大枝用涂白劑(生石灰1千克、食鹽50~100克、水4~5千克)刷白,夏季可防日灼,冬季可降低樹干的晝夜溫差以減輕凍害。

(3)病樹治療。在春季發現初發病樹,及早把病部刮除,然后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200倍液、50%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倍液或加瑞農200倍液涂抹,殺菌防病,保護傷口,加速愈合。

(4)藥劑防治。每年春芽萌發前噴1次0.5%波爾多液,落花2/3及幼果期各噴1次50%退菌特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50%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0~800倍液或加瑞農800倍液進行防治。



編輯:孫苑琪

審核專家:華中農業大學果樹學教授 郭文武

[原創]柑橘樹脂病如何防治

圖文簡介

柑橘樹脂病是柑橘重要病害之一,主要為害柑橘的枝干、葉片和果實。在枝干上發生的稱樹脂病,在葉片上和幼果期發生的稱沙皮病,貯運期間果實上發生的稱褐色蒂腐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