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煤煙病是發生普遍的真菌性病害,由30多種真菌引起,多為表面附生菌。該病長出的霉層遮蓋枝葉、果實,阻礙光合作用,影響樹體生長和果實質量,并會誘致幼果腐爛。

1.發病癥狀

病菌以蚜蟲、介殼蟲、粉虱、蛾蠟蟬類、木虱等的分泌物為養料,感病部位初期出現黑色小斑點,逐漸擴大布滿黑毒霉,呈煤煙狀。葉片上的霉層易脫落,但枝葉表面仍為綠色,后期霉層上形成小黑點。煤煙病嚴重時,葉片卷曲、褪綠或脫落,幼果腐爛。

2.防治措施

(1)農業防治。結合冬、春季修剪剪除病葉、病枝,清除落葉、病果,并集中燒毀,減少病源;疏除內膛過密枝條,改善樹冠通風透光條件,降低濕度;密植果園及時間伐,增加果園通風透光。

(2)及時預防。及時防治蚜蟲、介殼蟲、粉虱、蛾蠟蟬類、木虱等害蟲。

(3)藥劑防治。發病初期噴0.5%波爾多液、30%氧氯化銅700倍液、50%多菌靈800倍液、80%大生M-45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勢克3000~4000倍液,以抑制其蔓延。



編輯:孫苑琪

審核專家:華中農業大學果樹學教授 郭文武

[原創]柑橘煤煙病的發病特點及防治措施

圖文簡介

柑橘煤煙病是發生普遍的真菌性病害,由30多種真菌引起,多為表面附生菌。該病長出的霉層遮蓋枝葉、果實,阻礙光合作用,影響樹體生長和果實質量,并會誘致幼果腐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