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植時期
春甜橘在新梢老熟后或萌芽前種植,以春芽萌動前(2~3月)種植為好,春梢老熟后、秋季或早冬(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冬至前后)秋梢老熟后種植也可。
二、栽植密度與種植行向
春甜橘的栽植密度要根據果園土壤的肥力條件、品種特性、砧木類型、地形地貌和管理水平而定,各地應當根據條件因地制宜選擇栽植密度。目前常用的栽植密度有3.5米×3米(畝栽60棟左右)、2.5米×3米(畝栽90株左右)、2米×2.5米(畝栽133株)、2米×2.67米(畝植125株)等,多數每畝栽植60~100株。
種植行向的選擇應當根據立地條件進行。如在平地和坡度6°以下的緩坡地帶,可取南北行向,株行間采用長方形栽植;如在坡度6°~25°的丘陵山地,則栽植行走向與梯地相同,采用等高栽植,梯地走向。
三、種植方法
1.種植前準備
甜橘根系穿透力比較弱,在荒山坡地種植時,應當先進行煉山清理,根據地形特點整地。種植前1~2個月進行挖穴,填埋基肥。平地和平緩坡地實行全墾整地,坡度較大的坡地實行帶狀整地。挖穴的長、寬、深規格為1米×1米×0.8米。挖穴時將表土和底土分開堆放。回填時每穴混以綠肥、秸稈、腐熟的人(畜)糞肥、火燒土等有機肥30~40千克,磷肥2~3千克,餅肥1~3千克,石灰0.5~1千克。肥料與土壤分層回填至八成滿,表土覆蓋于植穴上層,并堆高出地面20厘米、直徑80~100厘米的土墩,在中心處挖一深30厘米、寬40厘米的淺穴備用。注意每穴分3~4層埋,肥土拌勻。種植前10天,宜淺施腐熟細碎豬牛糞3~5千克,肥土要拌勻,以防灼根。
平地果園筑畦起墩,墩高0.3米、寬1米。筑畦起墩時,施放雞糞3千克、豬糞5千克或土雜肥10千克、石灰0.5千克,與表土充分混勻,畜糞肥宜放于離墩面25厘米處,以免發生肥害。
2.選用良種壯苗
種植的苗木要選用經鑒定的純正春甜橘良種,苗木要具有典型的品種特征,要求枝條健壯充實、芽眼健全、根系發達、須根多、斷根少、無病蟲害和機械損傷。
3.種植方法
種植前先將種植穴扒開25~30厘米,然后將春甜橘苗置于穴中心,根群向四周舒展自然,扶正苗干蓋上細土,蓋土后將苗木略為向上提一提,使細土進入根系,再蓋細土并用腳踏實,使根系與土密接。栽植深度以根頸部分高出地面10厘米左右為宜,嫁接苗的接口高于地表。種植穴覆士時應高出地面15~25厘米,并以種植的苗木為中心,在樹苗周圍做成直徑0.8~1.0米的樹盤。種植后最好在植株旁邊插一竹竿或木棍,用繩縛好苗木,保持主干直立,防止風吹倒伏。灌足定根水,并覆蓋樹盤。覆蓋材料可以就地取材,用雜草、稻草、綠肥等均可,覆蓋厚度10~15厘米,覆蓋物應距離樹根頸10厘米。種植前剪去過長的主根,對爛根、殘次根及位置不當的枝條要剪除。如果果苗根系少,傷根重,剪去爛根后可用生根粉處理,以提高成活率。
容器苗栽植時,先在種植穴中心挖一個深30~40厘米的栽植孔,從容器中取出苗,抹掉與容器接觸的營養土,使根系末端伸展,然后將苗放入栽植孔中,使根頸露出,用木桿或鋤把在栽植孔周圍斜插下去,將泥土推向栽植孔,使士與苗根充分接觸,再蓋細土并輕輕踏實,筑樹盤,最后灌足定根水。
如果所要種植的苗木不能確認為無病苗,種植前應當對苗木進行處理,可以用49℃的濕熱空氣處理50分鐘或用鹽敢四環素等處理后再種植。
4.種植后管理
春甜橘種植后,要定期澆水護苗。如果無雨,前4天每天都要淋水,以保持土壤濕潤,以后每隔2~4天澆1次水,2周后根據春甜橘苗成話及生長情況和天氣確定是否繼續澆水護苗。種植后25天左右,可在主干外15~20厘米處開淺溝淋施0.5%尿索溶液或稀釋的腐熟人(畜)糞尿。對沒有進行整形的嫁接苗,定植成活后要用枝剪在植株離地面50~60厘米處根據樹芽的飽滿程度剪去上部樹干,進行整形處理。
編輯:孫苑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