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甜橘對廣東大部分地區的生態條件有較好的適應性,也可適應廣西的部分地區,但在不同的環境條件下果實產量和品質均有所差異。了解環境條件對春甜橘生長發育的影響,選擇優良的生態環境,適地適栽,對于實現春甜橘高效優質生產有重要作用。
一、溫度
溫度是影響春甜橘種植和分布的主要因素。春甜橘原產于南亞熱帶,生長最適溫度為23℃~29℃,低于13℃或高于37℃就停止生長。經濟裁培要求年平均無霜期在300天以上,年平均溫度20℃~22.5℃,大于或等于10℃的年有效積溫6500℃~7800℃。若年平均溫度和積溫不足,會影響春甜橘的正常生長和結果。春甜橘可以耐受的極端低溫為-2℃,但由于果實成熟晚,容易受到冬季低溫的影響,如果成熟期間溫度降到-1℃以下,果實出現受凍,若加凍雨,受凍會更加嚴重,需耍采取防凍護果措施。因此,容易出現冬季低溫凍雨的地方,在果實成熟期間應當密切注意天氣變化,及時采收。不同地區溫度條件不同,春甜橘果實品質表現也有差異,溫度偏低時,酸含量有所增加。如在廣西桂林,春甜橘2月成熟,如果果實留樹到3月中旬,則會出現明顯的返青現象,風味也變淡。
二、水分
春甜橘表現忌高濕,低洼地種植常表現為生長不良、爛根、落葉,甚至整株整園死亡,故選園首忌高濕低洼地。坡地種植表現較好,易于早結豐產,但要保證在干旱季節有條件供水,否則過度千早會導致花芽發育不全,導致來年幾乎不坐果。在栽培過程中應根據不同季節控制水分,春季要保持濕潤;夏、秋季要做好排澇防責,雨天切忌畦面積水,遇早要及時灌溉,保持上壤濕潤狀態,保證秋梢充實生長和果實發育有正常水分供應;冬季根祥處于半休眠狀態,應適當控水,降低士壤濕度,保持根群,抑制冬梢,提高樹液濃度,促進化芽分化。
春甜橘根群大部分處于表土層,特別是水田種植,根系只能在表土層生長,因此,畦旁水溝應常年控制在一定水位線之下,避免下部根系受浸爛根。山地種植,有條件的應開溝壓綠,埋施有機質肥,提高土壤肥力,促發根系深生。根系喜好新土,要逐年清溝培士,增厚土層,有條件的地方,每年要客土1次,改善士壤結構。
三、光照
春甜橘雖耐陰,但要高產優質仍需有較好的光照。光照是春甜橘生長結果必要的光照來源,是春甜橘葉片進行光合作用不能缺少的條件,直接形響植株的生長、產量和品質。春甜橘在日照較長的情況下對氮的利用率較高,光照足,葉小而厚,含氮、磷也較高,枝干壯實,果實長得快、大,品質好。光照條件不良或栽培過密,樹冠嚴重交錯,則枝梢細弱不充實,不易形成花芽,結果少,果實發育慢且著色不良,果形小,品質差,病蟲害較多。若光照太強,也不利于春甜橘生長,葉片易受傷害,樹冠向陽處的果實或暴露的粗大枝干易受日灼傷害。
四、土壤
春甜橘對土壤適應性較廣,微酸性、較肥沃的壤土、沙質壤土或礫質壤土的丘陵山地、水田均可種植。土壤有機質含量多少對其生長發育影響較大,因有機質是春甜橘有機營養的主要來源,是土壤形成團粒結構的重要因素,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標志。豐產園要求土壤的有機質含量在3%以上,最好能達到5%,所以深耕改土需加入大量有機質,每年的施肥也應補充大量的有機肥料。
春甜橘對土壤酸堿度適應的范圍較廣,在pH5.0~7.5均能裁培,而pH6.0~6.5為適宜。pH小于5.5的酸性土對根有毒害,應增施磷、鉀肥,使用石灰提高酸堿度。pH大于7.8的堿性土易引起缺素黃化,這種土建園必須堅持多施酸性肥,降低堿性,并選耐堿砧木,否則不能豐產。
編輯:孫苑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