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稻選擇與栽插
一般種植單季稻,選擇生長期較長、莖桿堅硬、耐長期淹水、株型緊湊,分蘗強、穗型大、抗倒伏、抗病蟲害的優質品種,具體品種要視各地氣候、種植條件而定。水稻的插播時間及行株距,可選擇先放鱉后種水稻和先種水稻后放鱉兩種模式。
1.先放鱉后種水稻模式
應該水育大秧,人工插秧,在3月底播種,4月底插秧,栽插方式以寬行窄株為宜,一般行距50厘米,株距30厘米,每畝5000叢左右,田埂周圍、環形條溝及田間溝兩旁可以充分利用邊行優勢適當密植,以彌補鱉溝占用面積的損失,鱉種往年放養并在稻田中越冬的宜選取此模式。
2.先種水稻后放鱉模式
一般采用機械化插秧。4月底播種,5月中旬插完,以寬窄行模式插種,一般行距40厘米,株距20厘米,每畝插1萬叢左右。若用高速插秧機,插6行,中間空出2行不插。此模式鱉種一般在5月中旬至6月初放養。
栽插前可每畝施有機肥250~500千克作基肥,整個生長期不再施肥。
二、鱉種放養
放養時間一般在5月中旬至6月初,水溫穩定在20℃以上并選晴好天氣放養。放養的鱉種要求體質健壯、無病無傷、規格齊整、色澤光亮、行動活躍,放養前用高錳酸鉀、食鹽或聚維酮碘浸浴消毒。若鱉種是溫室加溫培育的幼鱉,則在放養前5~7天,對加溫溫室采取逐步降溫,以縮小室外溫差,當室內水溫基本與外塘水溫一致時,才能放養鱉種。放養前停食1~2天。
放養密度應根據稻田條件和采取的飼養管理措施靈活掌握,規格為50~100克的鱉種,每畝放養1000~1500只;規格200克以上的鱉種,每畝放500~600只,雌雄盡量分開放養。
編輯:仝美玲
審核專家:山西農業大學講師 劉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