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是由癢螨和疥螨等引起的高度接觸性傳染的種體外寄生蟲病,又稱疥螨、生癩等。對養兔業危害很大。

(1)流行特點

本病主要通過健兔和病兔接觸而感染,也可由兔籠、飼槽和其他用具而間接傳播。日光不足,陰雨潮濕及秋冬季節最適于螨的生長繁殖和促使本病的發生。

(2)臨床癥狀

耳癬:由癢螨引起。主要寄生于外耳道內,引起外耳道炎。滲出物干燥成黃色痂皮,塞滿耳道如紙卷樣。患兔煩躁不安,耳下垂,不斷搖頭晃腦,用腳抓搔耳朵。采食和休息受到影響,逐漸消瘦而死亡。

身癬:由疥螨和背肛疥螨引起。主要寄生于爪、掌面、鼻尖、口唇、眼圈等毛少的部位。代謝產生有毒物質刺激家兔神經末梢,產生奇癢。患兔頻頻用嘴啃咬患部,使皮膚充血、發炎,滲出物干涸形成厚的痂皮。由于劇癢,嚴重影響采食,飲水,逐漸消瘦,貧血,最終死亡。

(3)防治措施

①預防:兔舍、兔籠要經常清掃、消毒、保持通風干燥。可用2%敵百蟲水溶液對兔籠進行噴灑消毒。發現病兔,應及時隔離治療,種兔停止配種。

②治療:阿福丁(蟲克星),有粉劑、膠囊和針劑,根據說明使用。滅蟲丁,每千克體重0.2毫克皮下注射。也可涂擦患部。2%敵百蟲水溶液,涂擦、浸泡患部,每隔7日繼續1次。應現用現配。螨凈,按1:500比例稀釋,涂擦患部。

(4)注意事項

①治療一個療程后,隔7~10日再重復一個療程,直至治愈為止。

②治療與消毒同時進行。

③家兔不耐藥浴,故不可將整個兔浸泡于藥液中,僅可依次分部位治療。



編輯:馬宇飛

審核專家:山西省農科院畜牧獸醫研究所研究員 仁克良

[原創]如何防治兔疥癬病?

圖文簡介

兔疥癬病是由癢螨和疥螨等引起的高度接觸性傳染的種體外寄生蟲病,又稱疥螨、生癩等。對養兔業危害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