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流行特點。家兔是豆狀帶絳蟲的中間宿主,犬、貓等為終末宿主。家兔飼料被狗、貓糞便污染而使家兔感染。一般有犬的兔場該病的感染率很高。
(2)臨床癥狀。輕度感染豆狀囊尾蚴后一般無明顯的癥狀。嚴重感染時可導致肝炎和消化障礙等表現,如食欲減退,腹圍增大,精神不振,嗜睡,逐漸消瘦,最后因體力衰竭而死亡。
(3)剖檢特點。兔體多消瘦,皮下水腫,腹腔有大量的液體,在腸系膜、胃網膜、肝臟及肌肉中可見到數量不等,大小不一的灰白色透明的囊孢。囊泡內充滿液體,中間有白色頭節,似葡萄串狀。肝腫大,肝實質有幼蟲移行的痕跡。急性肝炎病兔,肝表面和切面有黑紅色或黃白色條紋狀病灶,病程較長的病例可轉為肝硬變。
(4)防治措施
①預防:兔場內禁止飼養犬、貓。
②治療:吡喹酮,每千克體重10~35 毫克,口服,每日1次,連用5日。甲苯咪唑或丙硫咪唑,每千克體重35毫克,1次內服,每天1次,連用3日。
編輯:馬宇飛
審核專家:山西省農科院畜牧獸醫研究所研究員 仁克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