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癥狀
又叫卡脖子、倒苗或小腳瘟,是茄子苗期的重要病害之一。幼苗出土后、真葉展開前,幼莖基部呈水漬狀,有淡褐色病斑,繼而病斑繞莖擴展,病部收縮成線狀,地上部因失去支撐力而倒伏,幼苗倒伏時仍保持綠色。在條件適宜時,此病發展很快,一兩天可引起成片幼苗猝例。幼苗出土前也可受害,引起爛種、濕度大時,病部附近能見一層白色絮狀菌絲。
(2)發病條件
猝倒病是由腐霉菌侵染引起的一種真菌性病害,病菌主要以卵孢子同病殘體留在土中越冬或營腐生生活,可存話2~3年,卵孢子遇到適宜條件時即萌發產生游動孢子,借助雨水和灌溉水流動傳播,施用帶菌堆肥或污染帶菌土壤,也可引起傳播。
該病菌生長要求較高濕度,孢子萌發、移動和侵染都需要水分。另外,若長期處于15℃以下,不利于幼苗生長,容易誘發猝倒病。
(3)防治方法
①苗床地勢要高,排灌方便,床土宜采用水田土、溝塘泥或多年未種過蔬菜的泥土,充分曝曬,肥料要充分腐熟。有條供的苗床應進行消毒。
②播種密度不宜過大,注意及時分苗,搞好苗床保溫工作,遇連綿陰雨天,可為幼苗覆蓋干土或草木灰,以降低苗床濕度,提高土溫,促進根系生長。晴天要加強通風。
③發現病株要立即拔除,并噴施藥劑。可用80%大生可濕性粉劑600倍液、70%賽深可濕性粉劑600倍液、75%達科寧可濕性粉劑500倍液、68%金雷可分散粒劑800~1000倍液、58%瑞毒霉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72.2%普力克水劑600倍波、72%克露可濕性粉劑600倍波、大生富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或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等進行防治。每隔5~7天噴1次,連噴2~3次。
編輯:石慧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