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癥狀

該病主要為害果實和莖葉,以果實受害最嚴重,貯運期仍能繼續為害,造成茄子成堆腐爛。植株受害時,一般近地表葉片先發病,病斑初為水漬狀白色小斑,擴大后呈近圓形或不規則形,中央淺褐色或灰白色,有輪紋,上生大量黑點。果實病部初為淡褐色、橢圓形凹陷病斑,后迅速擴大,有明顯同心輪紋,上生小黑點,果實軟腐。莖基部受害出現紡錘形病斑,其邊緣深褐色,中間灰白色,上生小黑點,病斑繼續擴大,病部組織干腐,皮層脫落,使枝條易折斷。

(2)發病條件

病原菌為擬莖點霉屬。以菌絲、分生孢子器附在土表或病殘體上,或以菌絲潛伏于種皮內,或以分生孢子附著于種子表面,可存活2~3年,成為以后的侵染源。種子帶菌常引起幼苗猝倒。主要利用分生孢子通過風雨、水流傳播,高溫、高濕有利于病害蔓延。

(3)防治方法

①與其他作物輪作3年以上或水旱輪作。

②播種時采用溫湯浸種或藥劑處理,防止種子帶毒。

③定植時密度不宜過大,不偏施氮肥,注意排積水,及時采摘病果、病葉,合理整枝,采收結束需清理田園,減少重復侵染源。

④可用10%世高水分散粒劑1500倍液、25%阿米西達懸浮劑1000~1500倍液、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撲海因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600倍液、25%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波爾多液1:1:200等進行防治。解隔7~10天噴1次,連噴2~3次。



編輯:石慧芳

[原創]茄子褐紋病的防治方法

圖文簡介

該病主要為害果實和莖葉,以果實受害最嚴重,貯運期仍能繼續為害,造成茄子成堆腐爛。植株受害時,一般近地表葉片先發病,病斑初為水漬狀白色小斑,擴大后呈近圓形或不規則形,中央淺褐色或灰白色,有輪紋,上生大量黑點。果實病部初為淡褐色、橢圓形凹陷病斑,后迅速擴大,有明顯同心輪紋,上生小黑點,果實軟腐。莖基部受害出現紡錘形病斑,其邊緣深褐色,中間灰白色,上生小黑點,病斑繼續擴大,病部組織干腐,皮層脫落,使枝條易折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