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南地區,用于育苗的保護性設施主要有塑料棚,常用的塑料棚有塑料小棚、塑料中棚和塑料大棚3種。

1、塑料小棚

塑料小棚育苗,又稱小拱棚育苗,為華南地區,乃至長江以南地區普遍采用的保護性育苗方式。棚體小,建造方便,具體方法是用竹片、竹竿在畦的兩側每隔50~100厘米將兩端插入土中形成拱形骨架,依拱架材料強度和跨度架設1~3道橫拉桿,上面覆蓋遮陽網或塑料薄膜,再用壓膜線或泥土壓膜固定即成。一般棚寬1.5~2.0米、高1米左右。冬春季育苗,氣溫過低時可于夜間覆蓋草苫,以提高棚內溫度(通常可比露地高4℃~6℃)。

2、塑料中棚

一般棚寬4~6米、高2米左右、長10米以上,形狀與小拱棚相似。用于冬春季育苗時,可在棚內再加小拱棚,保溫效果很好。

3.塑料大棚

大棚跨度6~12米、長30~60米、 中高2.2~3.0米、邊高1.2~1.5米,棚向一般南北延伸。大棚既可育苗,也可用于茄子的春季提前和秋季延后栽培。

目前生產上常用的塑料薄膜有聚氯乙烯和聚乙烯兩種。聚氯乙烯薄膜保溫性好,耐老化,但易產生靜電,影響透光率;聚乙烯薄膜不易吸塵,透光率好,但易老化。

冬春季育苗時,溫度低,塑料棚常處于密閉狀態,土壤水分的蒸發和植株的蒸騰容易使棚內空氣濕度過高(相對濕度70%~100%)。白天棚外氣溫回升后,在不影響溫度變化的情況下,應加大通風量,將濕氣排出。



編輯:石慧芳

[原創]茄子育苗設施類型及特點

圖文簡介

華南地區,用于育苗的保護性設施主要有塑料棚,常用的塑料棚有塑料小棚、塑料中棚和塑料大棚3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