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播種期
適宜的播種期要根據品種、育苗條件、 栽培方式及當地氣候條件而定。一般根據人為確定的定植期減去秧苗的苗齡后向前推算,即可得出播種日期。露地栽培還必須考慮早春的末霜期和秋冬季的始霜期,以保證幼苗定植到大田后,不但有適宜的條件讓其生長發育成高大健壯的植株,而且有充足的時間開花結果。
長江以南地區,茄子早熟栽培一般于11月中下旬播種,4月上中旬定植。華南地區無霜期較長,適播期也較長。廣東各地從9月開始播種春茄,春、 夏、秋季均有播種,其中雷州半島及海南省甚至進行大面積的冬種。但從茄子生育過程所需積溫數及經濟效益考慮,北回歸線以北地區,播種期不宜遲于7月底,以免影響茄子產量和品質。
2.播種量
茄子干粒重一般為4~5克,發芽率高的種子每畝用種量為15~20克。
3.種子處理
(1)浸種
浸種主要有藥劑處理、清水浸種和溫湯浸種3種方法。在實際生產中,這些方法既可獨立應用,也可綜合應用。
①藥劑處理??蛇x用稀釋300倍的福爾馬林溶液浸泡15分鐘、0.1%高錳酸鉀溶液浸泡30分鐘或有效成分50%的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浸泡1小時。
種子浸入藥水前,要先用溫水預浸1小時。采用藥劑處理,應嚴格掌握藥水的濃度和浸種時間。濃度過高或浸種時間過長,會傷害種子,影響發芽;濃度過低或浸種時間過短,又起不到滅菌作用。種子用藥劑處理完后,應立即用清水反復沖洗干凈,再用清水繼續浸種3~5小時。
②清水浸種。將種子浸入清潔的常溫水中。浸種所用的工具和水不能有油污,否則在種皮外形成油膜,會影響種子呼吸。浸種時間一般為4~6小時,浸種時間不宜過久,否則種子吸水過多,以致影響呼吸。種子充分吸脹后,撈起反復搓洗,除去種皮外的黏液,再瀝干多余的水分即可催芽或播種。
③溫湯浸種。該方法能殺死附著于種子表面的部分病菌。先將種子用常溫水浸片刻,然后放入50℃~55℃溫水中浸泡,浸種時要不停地攪拌及添加熱水保持水溫,15分鐘后讓溫水降至常溫繼續浸泡4~6小時。
(2)催芽
種子充分吸脹后,用干凈透氣的紗布或毛巾包好保濕,置于25℃~30℃的條件下16~18小時、15℃~20℃下6~8小時進行催芽。在催芽過程中,要不斷地翻動種子,以保持透氣性,并要觀察濕度情況,種子變干要及時噴水保濕。3~5天種子即可出芽,50%左右的種子“露白”即可播種。
4.播種
播種前苗床應先淋足底水,一般要求苗床8~10厘米的土層充分濕潤。這樣,在幼苗出土前,都不必淋水。播種后隨即均勻覆蓋一層厚1厘米左右的濕潤培養土,并蓋上稻草或遮陽網保濕。注意溫度低時應加蓋塑料薄膜保溫。
編輯:石慧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