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蚜蟲
(1)形態、習性及為害
主要在葉片及嫩梢上刺吸汁液,使葉片變黃、皺縮、向下卷曲,同時還能傳播多種病毒病,所造成的危害遠大于蚜害本身。
(2)防治方法
可用40%樂果乳劑600倍液、50%抗蚜威(50%辟蚜霧)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2.5%故殺死乳油3000倍液、20%速滅殺丁乳油2000倍液或高效大功臣2000~3000倍液等進行防治。每隔4~8天噴1次,葉背、葉面均勻噴藥。
2、棉鈴蟲和煙青蟲
(1)形態、習性及為害
棉鈴蟲又稱鉆心蟲。兩蟲均以幼蟲蛀食蕾、花和果實,也可食害嫩莖、葉和幼芽。幼果常被吃空,或引起腐爛而脫落;成熟果雖只被蛀食部分果肉,但蛀孔多在蒂部,易灌進雨水或病菌侵入引起腐爛。
(2)防治方法
①結合中耕或換茬翻耕滅蛹。
②生物防治。在卵孵化高峰期,如氣溫高于20℃,可用Bt乳劑250~300倍液、“8010”1000倍液等進行生物防治。
③化學防治。卵孵化高峰期,可用5%抑太保乳油1000倍液、5%卡死克乳油1000倍液噴霧。2齡幼蟲高峰期前,可用10%多來寶懸浮劑500倍液、90%敵百蟲晶體800倍液、50%敵敵畏乳劑800倍液、興棉寶(氯氰菊酯) 10% 乳油15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75%拉維因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2.5% 功夫乳油2000倍液、2.5%天王星孔油2000倍液或5%來福靈乳油2000倍液等進行防治。幼果發育期幼蟲蛀果前每隔5~7天噴1次,連噴2~3次。
3.煙粉虱
(1)形態、習性及為害
又名小白蛾。成蟲和若蟲群居葉背吸食汁液,葉片褐綠變黃,分泌蜜露,污染葉片、果實,發生煤煙病,造成減產及降低產品品質,還可傳播病毒病。
(2)防治方法
在煙粉虱發生早期施藥效果較好,如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10%烯啶蟲胺可溶性液劑1500倍液或20%啶蟲脒乳油2000倍液噴施防治煙粉虱成蟲;用25%噻嗪酮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防治煙粉虱若蟲;用10%吡丙醚乳油400倍液對煙粉虱卵有明顯的殺滅效果。也可在上述藥劑中添加杰效利3000倍液等助劑,以增強藥劑滲透性。因煙粉虱極易產生抗藥性,防治藥劑須交替使用。
編輯:石慧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