癥狀

病斑發生在幼果臍部,初發病呈水漬狀暗褐色斑點,直徑1~2厘米,擴大后占半個果面,病部褐色或黑色,病部表面皺縮、凹陷。

發病條件

土壤水分供應失調,土壤缺鈣或植株吸收困難,往往導致番茄臍腐病的的發生。

防治方法

①保持土壤水分均衡供應,防止土壤時干、時濕。

②施足基肥,在沙性較強的土壤上每造都應多施腐熟的雞糞,避免一次性大量施用銨態氮化肥和鉀肥。

③進入坐果期后,就開始連續噴施鈣肥,如綠芬威3號或綠芬成13號1000倍液,每隔7~10天噴1次;也可用1%的過磷酸鈣、1%的氯化鈣或0.1%的硝酸鈣等進行根外追肥。每隔10~15天噴1次,連噴2次。



編輯:石慧芳

[原創]番茄臍腐病的防治方法

圖文簡介

臍腐病病斑發生在幼果臍部,初發病呈水漬狀暗褐色斑點,直徑1~2厘米,擴大后占半個果面,病部褐色或黑色,病部表面皺縮、凹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