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扣棚時間與升溫

當櫻桃秋末落葉后,監(jiān)測夜間溫度在7℃左右(高于0℃而低于10℃也可),可及時進行扣棚,并蓋上草簾。此時的扣棚不是為了升溫,而是為了降溫和低溫預冷。其方法是:白天蓋草簾、遮光,夜間打開放風口,讓棚室溫度降低;白天關閉所有風口以保持低溫。大多數(shù)櫻桃品種經(jīng)過20~30天的低溫預冷,便可滿足低溫需求量,可保溫生產(chǎn)。

大櫻桃一般的休眠需冷量在7.2℃以下1100~1400 小時即可,但品種不同會有差異。各地因氣溫降低時間不一,大棚、溫室扣棚升溫時間也不同,一般為為12月中、下旬至翌年1月上、中旬。扣棚以后,根據(jù)情況,扣棚較早的,最好不要急于升溫,前幾天可先遮陽蓄冷,白天蓋簾,晚間揭簾,繼續(xù)增加大櫻桃低溫的需求,幾天后后再開始慢慢升溫。但升溫不宜過急,溫度不宜過高,否則容易出現(xiàn)先葉后花和雌蕊先出等生長倒序現(xiàn)象。有取暖設施的,也不要經(jīng)常加溫,特別要注意夜間溫度不能過高。在自然條件下,如果棚體保溫措施得力是能夠滿足棚溫要求的。只有在遇有特殊天氣如低溫、霜凍時,才進行人工輔助增溫,以防止凍害的發(fā)生。

在升溫時注意,如果已經(jīng)滿足樹體的低溫要求,通過了主動休眠期,此時升溫,樹體發(fā)芽整齊,開花良好,從升溫到開花約38天。如果低溫時間不足就升溫,則發(fā)芽不整齊,花芽遲遲不萌發(fā),甚至干枯脫落,花期延長50多天,甚至果實成熟使還陸續(xù)開花。因開花不整齊,坐果率很低,嚴重減產(chǎn)。

二、溫度調(diào)控

溫度要求,設施栽培的溫度控制至關重要,其不同的生育期要求不一,在進行正常的扣棚升溫時,應注意逐漸升溫,先低后高。在扣棚后第1周,白天溫度控制在6~11℃,夜間溫度調(diào)至0~2℃,保證不結冰。第2周白天12~15℃,夜間2~4℃,以后每2~3天升高1℃.第3周白天16~18℃,夜間5~7℃.開花前白天18~20℃,夜間保持6~7℃。開花期白天18℃左右,最好不超過20℃,夜間7~9℃。遇高溫天氣要及時打開放風口降溫,或放簾遮陽降溫,遇寒流要加溫。保證最低溫度在6℃以上。謝花后,白天溫度在20~22℃,夜間7~8℃.果實膨大期白天20~22℃,夜間10~12℃.果實著色期至采收期,白天22~25℃,夜間12~15℃.

對于地溫也要注意。扣棚前地溫低而氣溫上升快,易造成葉芽先萌發(fā),后開花,使坐果率降低,會嚴重影響產(chǎn)量。所以,扣棚后要立即中耕耬平地面,覆蓋地膜,以提高地溫。

遇有寒流天氣時,除加強保溫外,還可進行棚外熏煙,棚內(nèi)生爐,燒木炭等措施提溫,預防凍害,但在操作過程中應有專人看護,以防火災發(fā)生。

三、濕度調(diào)控  

設施栽培大櫻桃對濕度條件要求因物候期不同而有所變化,主要分三個時期,升溫至發(fā)芽期:空氣相對濕度保持在80%左右為宜。過低,發(fā)芽開花不整齊。開花到謝花期:此期濕度應適當降低,一般相對濕度以50%~60%為宜。過低,花器柱頭干燥,對受精不利;過高,花粉吸水易破,影響授粉效果。果實發(fā)育到收獲期:前期50%~60%,著色后50%。如大棚內(nèi)濕度過高,可通過通風換氣、控制澆水和地面覆蓋等措施調(diào)節(jié);濕度過低,相對濕度小于40%時,可進行地面和樹體灑水噴霧和澆水等增加濕度。土壤相對含水量要保持在60%~80%。

四、光照調(diào)控  

櫻桃樹本身是一種喜光性較強的樹種。  而設施栽培又是在冬季和早春棚室內(nèi)進行,在這段時間內(nèi)太陽光照在全年當中最弱,較弱的光線穿過塑料薄膜進入室內(nèi),再加上其他影響光照因素的存在,很難滿足大櫻桃樹生長發(fā)育對光的需要。因此必須采取措施,增加棚室內(nèi)光照,以滿足大櫻桃樹對光的需要。

1.選擇科學合理的棚室結構,包括選擇采光良好的南北向大棚設計,減少支柱立架等。

2.選擇透光性能好的覆蓋材料,以聚乙烯長壽無滴膜為好。每季最好使用新棚膜,以無滴膜為主;及時清除棚膜灰塵污染;盡量減少支柱等附屬物遮光;加強夏季修剪,減少無效葉的數(shù)量;陰天尤其是連續(xù)陰天可人工光源補光。

3.室內(nèi)懸掛和地面鋪設反光膜。

4.應用科學的栽培管理技術。包括采用南北行栽植方式,選擇適宜的栽植密度,培養(yǎng)采光良好的樹形和合理的冬、夏季修剪等。另外必要時還可進行人工照明補光。

5.棚面適時覆蓋遮陽網(wǎng),防止上層陽光灼傷  為了防止強光照射,引起上層落花落果,在大櫻桃開花以后,要適時于受光面覆蓋遮陽網(wǎng)。覆蓋時間一般為上午10:00以后至下午15:00以前即可。

五、二氧化碳施肥與氣體調(diào)控

1.棚室內(nèi)增施二氧化碳的意義

綠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在一定范圍內(nèi),二氧化碳濃度高,光合效率高。制造和積累的有機物質(zhì)就多,其產(chǎn)量就高。增施二氧化碳氣肥不僅可以提高產(chǎn)量,而且還能提高品質(zhì),增強抗性。

通常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為0.033~0.036%,該濃度基本可滿足果樹的正常生長發(fā)育的需要,但不能達到最大的光合效率,獲得最佳的產(chǎn)量。特別是在密閉的棚室的內(nèi),果樹進行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后,得不到外界二氧化碳的補充,在白天光照良好的條件下,棚室內(nèi)的二氧化碳濃度可下降到0.007%,使果樹處于饑餓狀態(tài),嚴重影響了光合作用的進行,限制了果樹的產(chǎn)量和品質(zhì)的提高。因此,在設施條件下,人工增補二氧化碳對于提高光合效率,獲得高產(chǎn)優(yōu)質(zhì)的意義很大。

2.增施二氧化碳的方法

①增施有機肥

在土壤中增施有機肥和地面覆蓋秸稈、綠肥等。這些有機物腐爛分解,不僅可以提高土壤有機質(zhì)的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質(zhì),還可以促進土壤微生物的分解活動,釋放大量的二氧化碳。據(jù)報道,1噸有機物完全分解后能釋放1.5噸的二氧化碳。

②施用固體二氧化碳氣肥

固體二氧化碳氣肥為褐色扁圓形顆粒,具有物理性狀良好、化學性質(zhì)穩(wěn)定,使用方便安全、肥效期長等特點。一般一次性666.7平米施40~50千克,可使棚室內(nèi)二氧化碳濃度高達0.1%,施后一周開始釋放二氧化碳,有效期可達90天。高效期為40天以上。使用時可在行間開2厘米深的條狀溝,施后覆土,或者施于地膜下。要注意保持土壤濕潤,疏松。施肥期間應適當控制通風次數(shù)和時間,通風時開啟中上部放風口,以減少二氧化碳的逸失‘

③化學反應法

用工業(yè)硫酸與碳酸氫銨反應,產(chǎn)生二氧化碳。此方法成本較低,技術簡單,便于掌握。具體方法是,每隔6~7米,在棚架上掛一個抗酸腐蝕的容器,如塑料桶。每個容器內(nèi)加1000克稀硫酸(濃硫酸與水比例為1:3),每天上午日出后1~2小時內(nèi)加入80克碳酸氫銨,可連續(xù)加5天,當反應結束后,再加50克碳酸氫銨,可將殘夜加50倍水作追肥用。然后重新開始。據(jù)報道,25%稀硫酸5000克與2000克碳酸氫銨反應后,可產(chǎn)生1000克二氧化碳氣體。可使666.7平米的溫室內(nèi)的二氧化碳濃度增加0.042%。注意,在操作時,配置稀硫酸,要將濃硫酸緩慢倒入水中;陰雨天停止反應,避免二氧化碳濃度過高,造成傷害。

④燃燒法

棚室內(nèi)設置多點。點燃丙烷氣、白煤油、液化石油等,通過燃燒,釋放二氧化碳。據(jù)報道,1千克丙烷氣燃燒后,可產(chǎn)生1.5立方米的二氧化碳。

除以上人工補增二氧化碳的方法外,還可在保證棚室內(nèi)的溫度的情況下,打開通風口,通過室內(nèi)外空氣交流,使棚室內(nèi)的二氧化碳得到補充。

在增施二氧化碳的同時要注意棚室內(nèi)對影響櫻桃樹生長發(fā)育的有害氣體,如氨氣、一氧化碳、亞硝酸氣體等,其中氨氣主要來源于未經(jīng)腐熟的有機肥和大量施用碳酸氫銨及撒施尿素,在施肥時注意施用腐熟的有機肥和經(jīng)常通風換氣,可避免氨氣和其他氣體中毒。


編輯:王大偉

審核專家:山西省農(nóng)科院生物技術研究中心研究員張一萍

[原創(chuàng)]櫻桃設施栽培的管理要點

圖文簡介

當櫻桃秋末落葉后,監(jiān)測夜間溫度在7℃左右(高于0℃而低于10℃也可),可及時進行扣棚,并蓋上草簾。此時的扣棚不是為了升溫,而是為了降溫和低溫預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