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木要選用莖稈挺直健壯,高100~120厘米,基徑0.8厘米以上,芽體飽滿,接口愈合良好,根系完整發達,無病蟲害,無損傷,無失水的二年生嫁接苗。栽植前對苗木按大小和根系優劣進行分級,將斷根剪平,用3倍的根癌寧或600倍50%多菌靈蘸根消毒。
栽植密度一般密植園采用4米×2~3米的行株距,每666.7平米栽植56~83株;稀植園采用5米×3~4米的行株距,每666.7平米栽植33~44株。栽植行方向盡可能為南北向。
采用3米×2米行株距方式栽植的密植園,因這種栽培方式在結果初期相對較好,但由于大櫻桃生長勢較強,進入結果盛期后會造成果園郁閉,必須加以間伐,如果惜樹不伐,果園病蟲害逐漸加重,以致導致樹勢衰弱或樹體死亡。
櫻桃的定植時期分為秋季定植和春季定植,但以秋季定植為好。秋季定植需在苗木落葉后至土壤封凍前進行,定植后由于根系還沒有停止活動,有利于根系的恢復和翌年植株的生長。我國北方冬季寒冷、干旱、多風,必須注意栽植苗木的防寒保水,防止失水抽干,進行越冬保護,所以多選擇春季栽植。春季栽植需在土壤解凍后至苗木萌芽前進行,由于土溫比氣溫升高的快,有利于根系的提前活動,恢復吸收功能,提高定植成活率。
栽植前對全園的土壤進行深耕熟化。通常挖1米見方的栽植穴或按行距挖深0.8米,寬1~1.5米的栽植溝。注意將表土與底土分開放置。每666.7平米面積要在穴內或溝內墊1000~1500千克的秸稈、雜草,然后填入2000~3000千克土雜肥,回填后澆水壓實。
栽植時按株距在栽植溝上挖長、寬、深為40 厘米× 30厘米 ×25厘米的栽植穴,每穴再混入50克 尿素、25 克磷酸二氫鉀、50 克硫酸鉀,或者200克左右的復合肥和2.5千克有機肥,混合均勻后回填。
將苗木放入穴(溝)內,使根系舒展,隨填土隨搖動苗木,并用腳踏實,使根與土壤密接。栽后立刻澆水,水滲后可在苗木樹干基部蓋上1.2 米寬黑色地膜,能起到防寒、抗旱作用,可提高苗木成活率。
我國北方春季氣候變化劇烈,溫度上升快,干旱少雨。在苗木定植后需對地面進行地膜覆蓋,以利于土壤保墑,提高土溫,促進根系提前活動,確保栽植成活率,可使幼苗提早萌芽、生長,并抑制雜草,減少田間管理用工。
栽植后除及時灌水、中耕除草外,要注意病蟲害的防治,合理間作。病蟲害以細菌性穿孔病、桑白蚧、潛葉蛾,大青葉蟬容易發生,如果發生采取相應防治措施。
編輯:王大偉
審核專家:山西省農科院生物技術研究中心研究員張一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