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田種草,系指經過人工選育、證實高產高效的人工栽培作為家畜飼料用的作物。我國地城廣闊,適宜種植牧草的種類與品種也及較多,而不同地域適宜栽培的牧草與管理技術要求不同。像種植糧食作物一樣,各地區應選用相應的牧草種類和品種,并采取相應的管理技術,方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播前準備
①整地。整地的目的是通過樣耕翻、耙耱、鎮壓及其他地面處理技術,為牧草的播種、生長發育創造良好的土壤條件。牧草只有生長在松緊度和孔隙度適宜、水分和養分充足、沒有雜草和病蟲害、理化性狀良好的土壤上才能獲得高額的產量。根據土壤、地形、坡度、氣候、植被等條件的不同,可以分別采用全墾、帶墾或免耕等不同地面處理技術。
②施肥。部分地區土壤有機質含量很低,氮、磷較為缺乏。必須根據牧草生長發育的需要及土壤營養元素的含量合理施肥。施肥可分基肥、種肥和追肥等。基肥,即在播種前,隨耕翻整地過程施入,供整個生長期利用的農家肥或化肥;種肥,在播種期,伴隨播種而施入、專供種子發芽及苗期利用的肥料;而追肥則是在牧草作物的特殊生長發育期,施入一定量的特種肥料,以追求快速生長,獲得高額的營養體產量。
③種子處理。為保證播種質量,播前應根據種子的不同情況,采用去雜、去芒、精選、浸種、消毒、摩擦、接種根瘤菌等技術進行種子處理。
(2)播期選擇與播種
根據當地氣候條件、土壤水分狀況和牧草作物的特性決定。冬性或冷季型多年生或越年生牧草如冰草、無芒雀麥、多年生黑麥草、苜蓿、白三葉、紅三葉、毛野豌豆、多花黑麥草、絳三葉等,適宜秋播;春性或暖季型多年生或1年生牧草如非洲狗尾草、狗牙根、大翼豆、圭亞那柱花草、蘇丹草、春箭筈豌豆等,適宜春播。
根據不同牧草種子的大小或千粒重、發芽率、667米2苗量等,確定播種量。根據不同牧草品種的特殊要求,依據土壤墑情、質地及不同牧草種類的特殊要求確定播種深度,采用撒播、穴播或條播等形式進行播種,以確保苗全苗壯。
(3)田間管理
牧草播種后,依出苗生長及環境條件的變化采取一系列田間管理技術措施,包括破除表土板結、查苗補種、中耕松土、消滅雜草、防治病蟲害及灌溉、追肥等項內容。
編輯:馬宇飛
審核專家:陽曲縣畜牧局中級獸醫師 劉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