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播種時間
播種時間按著預計插秧時的秧齡來確定。育2.5葉片的小苗時,小苗后生長的時間需要25~30天,3.5葉片的中苗時需要30~35天,4.5葉片的大苗時需要35~40天,5.5葉片的大苗時需要45~50天。催芽播種的條件下,大田育苗需要7天左右出苗。據此根據插秧的時間,推算播種的時間。一般4月5~20日是育苗的最佳時期,在此期間原則上先播播種量少的旱育苗,后播播種量大的盤育苗。
2.苗床施肥與盤土配制
對土的要求是,草炭土、旱田土最好。要求結構好、養分全、有機質含量高,無草籽、無病蟲害等有害生物菌體;而農家肥應是腐熟細碎的廄肥,不要用炕土、草木灰和人糞尿等的堿性物質。土與農家肥的比例為7:3,充分混合后即是育苗土有草炭土資源的地方,以40%的田土,40%腐熟草炭土,再加20%腐熟的農家肥混合,攪拌均勻,即是很好的育苗土。
現在育苗一般都施用肥、調酸、殺菌一體的一次性特制育苗調制劑(營養土等),因調制劑的生產廠家不同,所配制的比例也不同,因此必須按照生產廠家說明書要求的比例使用,不能隨意增加調制劑的用量。
育苗前根據不同育苗方式的需要,事先用育苗士和育苗調制劑配制好盤土,覆蓋土不兌調制劑。不同的育苗方式需土量不同。
(1)早育苗。把調制劑(營養土等)均勻撒在苗床上,然后深翻5cm以上,反復翻拌,使調制劑均勻混拌在5cm土層并整平。
(2)盤育苗。因為土的來源不同,土的相對密度(比重)有很大差異,所以應當先確定自備土的每盤需土量,一般每盤需準備盤土2.0kg、覆蓋土0.75 kg. 先裝滿配置好的盤土,然后用刮板刮去深0.5cm的土,以備插種。
(3)拋秧盤育苗。一般每盤需要準備盤土1.5kg、覆蓋土0.5kg,配制好的盤土每個孔裝滿后刮平,裝完土的拋秧盤摞起來備用。
3.澆苗床底水
播種前一天需要對苗床澆底水。如果水澆不透出苗就不齊,出苗率也低。所以播種前一天澆水是出苗好壞的關鍵,要反復澆,澆透10cm以上,一定要把上面澆的水和地下濕土相連。
4.播種量
盤育苗育2.5葉齡的苗時,每盤播催芽濕種120g;育3.5葉齡的苗時,播催芽濕種80g;育4.5葉齡的苗時,播催芽濕種60g;旱育苗每平方米播催芽濕種150~200g;拋秧盤苗每孔播2~3粒。播種前澆一遍透水, 再把種子均勻撒在盤或床面上。播完種的盤育苗放在苗床后應把盤底的加強筋壓入土中,拋秧盤育苗盤的一半壓入床面,苗盤擺完后盤的四邊用土封閉,以免透風干燥。
5.覆土
盤育苗和拋秧盤,覆土后與盤的上邊一平。旱育苗的覆土應當細碎,是出苗好壞的最關鍵的技術環節。先覆土0.5cm使看不到種子為止,然后用細眼噴壺澆一遍水,覆土薄的地方露籽時,給露籽的地方補土,然后再覆士0.5cm刮平,最后用除草劑封閉。有些農戶播種后用鍬等工具把種子壓入苗床后直接蓋沙。這種辦法一 方面因壓種子時如果不細,沒有壓入土中的種子就不出苗,出現禿床苗。另一方面直接蓋沙士后除草劑封閉,因沙子不能吸附藥液,澆水時藥液就直接接觸到種子,加重藥害的發生。所以, 把種子壓入土中后,必須蓋一層0.5cm的土,以看不到種子為準,之后再蓋沙子。
6.蓋膜
小拱棚育首最好采用開閉式的方法,苗床做成2m寬,實際播種寬為1.8m,竹條長度2. 4m,每0.5m插竹條,竹條高度為0.4m, 用繩把竹條連接固定。蓋塑料薄膜后,用繩把每個竹條的空固定,防止大風掀開塑料薄膜。
大棚育苗的育苗設施,采用鋼架式結構,標準大棚的長度是63.63m、寬5.4m、高2.7m,每0.5m插一骨架(鋼管),兩邊圍相高1. 65m,鋼管與鋼管之間用橫向鋼管固定,兩面留有門。用三幅塑料膜覆蓋,頂棚用一個膜蓋到邊圍裙下0.2m,兩邊圍裙各蓋一個膜到頂棚膜上0.2m,每個鋼架中間用繩等物固定塑料膜
中棚育苗是農戶創造的介于小棚和大棚的中間型,生產上使用的中棚有很多方式,但大部中棚的高度不足,影響作業質量。因此,中棚的高度應該高于作業者的身高,其他方法參考大棚育苗蓋膜方法。
編輯:王晶
審核專家:長春市農業科學院研究員 金玄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