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壯株標準
拔節初葉色青綠、頂3葉色與頂4葉色相近。葉片不發垂,單莖有彈性。基部粗壯,節間短,白根多。診斷指標在:拔節前后葉色淡綠、近看青綠色,孕穗期轉青綠;單位面積莖蘗數在穗分化形成期為適宜穗數的1.3~1.5倍內。
2.弱(病)苗類型與診斷
(1)過旺苗
①形態特征:葉片長而技軟,葉色過深,鞘色比葉色淡.后生小分蘗多,稻腳不清楚,莖稈柔軟。
②發生原因:栽插基本苗過多,分蘗肥早而多。致使大量無效分蘗孶生,上部葉片徒長,封行過早,中下部葉片受光不良。時片過早枯萎早衰,莖稈基部節間充實不良,直接影響根系吸收能力。
③轉化措施:一旦出現旺苗就要立即重烤田,以促使葉片落黃挺立。撥節后期要控制穗肥的使用,做到葉色不落黃施用。
(2)弱苗
①形態特征:葉色過早落黃,葉片直立,分蘗少而小。封行推遲,影響成穗數。
②發生原因:主要是地力瘠薄,分蘗期嚴重缺肥
③轉化措施:重視培養地力,增施磷、鉀肥。早期分蘗肥,一般在有效分蘗臨界葉齡前期兩個葉齡施用為好。如果在有效分蘗臨界期苗數偏少,輕擱田后就要早施穗肥;如果拔節期群體小,個體苗弱,則應當重施、早施穗肥,以鞏固分蘗,減少分化穎花退化,爭取大穗。
(3)劍葉鞘腐敗病苗 水稻孕穗期病害在劍葉鞘上發生,初為暗褐色斑點,擴大后為老虎斑狀大型斑紋,邊緣暗褐色或黑褐色,中間色較淡。嚴重時病斑蔓延整個葉鞘,使幼穗全部或局部腐爛,形成半抽穗或不抽穗。即使抽出全穗的,劍葉鞘葉變長紫褐色,形成紫稈。
編輯:王晶
審核專家:長春市農業科學院研究員 金玄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