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龍稻1號
該品種是以日本彩和藤系144雜交,由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栽培所水稻育種室于1993年選育而成。
特征特性:生育日數128~130天,需活動積溫2420℃。株高92cm,穗長17.5cm, 平均每穗粒數85粒,千粒重27.5g,主莖葉片12片,谷草比1.2,經濟產量高,抗憐,分蘗能力強,抗稻瘟病性強,活稈成熟。
品質分析:糙米率83.2%,整精率74.9%,堊白大小10%,直鏈淀粉含量10.88%,粗蛋白8.3%,膠稠度68.5mm,米粒長寬比1.6。
產量水平:8600kg/hm2。
栽培要點:公頃施純氮90kg,純磷50kg、純鉀5Okg。氮肥、鉀肥的一半,磷肥的全部做底肥施入,其余作追肥施用。插秧規格9寸×3寸×3株/穴為宜。
適應區域:黑龍江省第二、三積溫帶插秧栽培。
二、龍稻2號
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栽培所水稻育種室育成。原代號哈98~86,2000年黑龍江省良種化工程中標為優質水稻新品種,2002年審定推廣。
特征特性:粳稻,生育日數120天,需活動積溫2100℃,株高90cm左右,穗長16cm,平均每穗粒數75粒,米粒偏長,空秕率低,無芒。抗冷,分蘗能力強,抗病能力中等偏上。
產量水平:7400kg/hm2。品質分析:整精率68.2%、堊白米率1.0%,直鏈淀粉含量15.57%,蛋白質含量7.88%,膠稠度68.7mm,米粒長寬比1.8,食味評分84分;透明度1級。
栽培要點:公頃施純氮90kg,純磷50kg、純鉀5Okg.氦肥、鉀肥的一半,磷肥的全部做底肥施入,其余作追肥施用,插秧規格30cm×13cm。
適應區域:黑龍江省第三積溫帶插秧栽培。
三、龍稻5號
品種來源:原品系代號哈99-774,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裁培所水稻育種室以牡丹江22為母本,龍梗8為父本雜交育成,2005年完成國家超級稻驗收,2006年審定推廣。
特征特性:梗稻,生育日數132天,所需活動積溫2530℃左右。株高94cm,株型收斂,劍葉上帶,穗長15.7cm,棒狀穗,每穗平均粒數100粒左右,最多可達130粒,分蘗能力強,抗冷性強,高抗倒伏,抗稻瘟病、紋桔病。
品質分析:糙米率82%,整精米率68%,堊白度0.5%,直鏈淀粉17%,粗蛋白7.9%,膠稠度71mm,長寬比1.7。
產量水平:10500kp/hm2。
栽培要點:每公頃施純氮120kg,純磷70kg,純鉀60kg,氮肥以硫酸銨為主,底肥施入氮肥全量的1/3至1/2,全部磷肥及鉀肥的一半,其余氮肥及鉀肥作追肥。插秧規格30cm×13cm×3株/穴。
適應區域:黑龍江省第一、二積溫帶種植。
編輯:王晶
審核專家:長春市農業科學院研究員 金玄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