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適時收獲是確保稻谷產量、稻米品質、提高整精米率的重要措施。收獲太早,籽粒不飽滿,千粒重降低,青米率增多,產量降低、品質變差。收割過晚,掉粒斷穗增多,撒落損失過重,稻谷水分含量下降,加工整精米率偏低,稻谷的外觀品質下降,商品性能降低,豐產不豐收。

水稻收獲的最佳時期是稻谷的蠟熟末期至完熟初期,其含水量在20%~5%最為適宜。此時稻谷植株大部分葉片由綠變黃,稻穗失去綠色,穗中部變成黃色,稻粒飽滿,籽粒堅硬并變成黃色即(農諺:九黃十收),就應收獲。

收獲后的稻谷含水量往往偏高,為防止發熱、霉變,產生黃曲霉,應及時將稻谷攤于曬場上或水泥地上晾曬2~4天,使其含水量到14%,然后入倉。谷子的儲藏方法有兩種:一是干燥儲藏,在干燥、通風、低溫的情況下,谷子可以長期保存不變質,二是密閉儲藏,將儲藏用具及谷子進行干燥,使干燥的谷粒處于與外界環境條件相隔絕的情況下進行保存,

科學儲糧對糧倉的要求:

①儲糧的糧倉要具有很好的防水防潮性能,密封性好,通風良好,以便散熱,降低糧溫。

②要求糧倉能隔熱保溫,修建糧倉應選擇隔熱良好的材料建倉或加厚倉壁。

③糧倉要堅固牢實,糧食堆裝后,四壁能承受糧堆壓力。糧堆越高,則壓力越大,因此,糧倉地基要牢固。倉庫四壁要結實,以防止發生倒塌等事故發生。



編輯:王晶

審核專家:長春市農業科學院研究員 金玄吉

[原創]水稻的適時收獲與儲藏

圖文簡介

水稻適時收獲是確保稻谷產量、稻米品質、提高整精米率的重要措施。水稻收獲的最佳時期是稻谷的蠟熟末期至完熟初期,其含水量在20%~5%最為適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