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稻的施肥原則是禁止使用一切人工合成化肥、植物生長調節劑和污水、污泥。必須創造農業生態系統良性養分循環條件,開發利用本地有機肥源,合理循環利用有機物質(經無害化處理)和商品有機肥、餅粕等。施肥的目的是肥沃土壤,有機微生物借助于有機養分而繁育生活,而微生物則是供給植物營養的主體。所以說,有機稻土壤培肥的主體是微生物而不是傳統栽培稻的化學肥料。

有機稻生產的過程中一般制定切實可行的土壤培肥計劃,建立盡可能完善的土壤營養物質循環體系,主要通過系統自身的力量獲得養分、提高土壤肥力。有機稻的肥源和培肥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一是種植綠肥。有機水稻田在秋冬季休耕時種植豆科綠肥,以達到培肥土壤的目的,當綠肥長至鮮草量最大時,進行耕翻漚制。提倡稻草還田,培肥土壤,嚴禁焚燒;二是漚制或堆制肥料。漚制肥料是在專門的漚肥池漚制秸稈、牧畜糞便,密封糞池經過一段時間的嫌氣發酵后使用,一般作為追肥。堆制肥料是利用秸稈、牲畜糞尿和適量的礦物質、草木灰等物質進行堆制使其腐熟,一般作為基肥利用,為了縮短基肥發酵時間,可加入適當的催化劑,例如,EM菌、酵母苗及木醋液等。漚制或堆制肥料時,可使用有機基地內的農家肥、農產品殘渣及有機物質需經認證機構認可。有機肥施用前應漚制腐熟,總量應控制,一面對環境造成污染。四是購買有機肥。基地內有機肥源不足時,可購買經過有機認證機構認證的商品有機肥、生物肥。禁止使用任何化學合成肥料,不能直接使用集約化養殖場畜禽糞便及產物。

由于有機肥效緩慢、肥力穩長,在肥料施用上,中期適當補施,控制后期肥料用量。通常方法:結合土壤耕翻,可用商品有機肥200千克/畝作基肥;水稻移栽后10~15天后,追施商品有機肥100千克/畝;水稻生長后期,對于脫力落黃的地塊再追施50千克/畝左右。



編輯:王晶

審核專家:長春市農業科學院研究員 金玄吉

[原創]有機稻施肥原則及要求

圖文簡介

不同的水稻品種,施肥的技術也就有所不一樣,有機稻的施肥原則是禁止使用一切人工合成化肥,只使用有機和生物肥料。本文為大家介紹一下有機水稻的施肥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