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選好育秧田地

在北方水稻生產中,選好育秧地是培育壯苗的基礎,一般選擇地勢高燥,排水良好,土質肥沃、疏松、通透性適中,保肥保水、無草籽、無鹽堿,pH值4.5~5.5,早春低溫回升快以及有機質含量較豐富的地塊。不選擇低洼冷涼、鹽堿重的地塊,更不選擇漏風土段上育苗,防止土壤通凍后,苗床塌陷造成損失。再次,水源要方便,既能供水又能排水,這樣有利于育苗,如園田地、蔬菜地、靠近水源的旱作地。如在水田育苗,應避開返漿嚴重和草炭土質的漏風土。

2.秧田整地和作床

整地是育秧工作中重要的一環,為秧苗的生長創造良好的土壤和生態條件。整地春秋皆可,最好進行旋耕松土。堅持早整,旱找平。整地后,施腐熟優質的有機肥,使之與土壤融為一體,混合均勻。

作床質量直接影響播種的質量和秧田管理。如果是寬床開閉式旱育苗,作床寬1.7~1.8米,床高10厘米,步道溝寬30~40厘米,標準床長16.5米,可視情況定苗床的長度。標準床播幅1.5米,凈播苗床長度15米,面積為22.5平方米。要堅持早整地,旱作床,旱找平,再施以優質腐熟細碎農家肥,此外還要施速效化肥,每平方米施硫酸銨50克,硫酸鉀或氯化鉀25克,過磷酸鈣80克。施肥后一般進行“三刨二撓”,刨勻、撓細、摟平,要求床面平整、細碎、刮平,用石滾壓實,壓平,防止坑洼不平影響出苗。保持床高一致,挖好排水溝,防止內澇積水。播種前做好床土酸化處理。

要求配制好盤育苗營養土,使用過篩的草炭土、腐熟農家肥、土,比例為3:2:5,加人氮、磷、鉀、鋅肥,以1平方米計算:硫酸銨50克、過磷酸鈣100克、硫釀鉀50克、硫酸鋅1.5~2.0克,與營養土混合均勻施用。苗期不能使用尿素,以免燒苗。

3.選用良種及種子處理

良種選用應根據各地區的生態條件,選用適合本地區生長安全成熟、高產、優質、抗逆性強的中熟品種為主,要求種子純度高,發芽率95%以上,發芽勢達80%以上。首先要進行發芽試驗,稻種浸泡后保持水分充足,在25~35C的條件下,經3~5天就可以觀測其發芽勢和發芽率是否達到播種要求。通過發芽試驗達到要求后,才可以播種。

曬種:稻種經過一秋冬貯藏,在倉庫內溫度和濕度不均衡,經過充分曬種后,進行催牙或播種,有利于出苗整齊。

種子精選:在催芽或播種前,要進行精選,清除雜草,特別是不飽滿或有雜質的種子。

種子清毒:用浸種靈等藥劑浸種,殺死種皮表面的惡苗病、干尖線蟲病、白葉枯病等病菌,然后用清水沖洗并浸種5~7天,在播種前撈出,再晾曬一天,進行催芽和播種,也可用立枯寧拌種,稻種包衣,有利于防治立枯病的發生。



編輯:王晶

審核專家:長春市農業科學院研究員 金玄吉

[原創]北方水稻秧田培肥技術

圖文簡介

為了培育壯秧,提高秧苗素質,在水稻育秧前,要做好秧田的培肥工作。在北方水稻生產中,首先要選好育秧地,其次做好整地及保證作床質量,最好選用良種及完成種子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