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苗床白芽病 苗床出現白芽病是因為水稻播種后種芽在適宜的溫度下吸收充足水分和氧氣,才能在有氧的條件下,促進酶旺盛活動,加快細胞分裂形成新的組織和器官。在淹水的情況下,由于供氧不足,芽鞘伸長加快,葉綠素來不及成形,成為白芽,而幼根發育受阻,則形成有芽無根的畸形芽。發生這種情況時,應揭開覆蓋的農膜晾床,降低床內溫度,使陽光直接照射床面,既可加速床面水的蒸發,又可使白芽綠化,促進根的發育。對于因為覆蓋土過厚引發的白芽,只要不是濕度過大,不需要任何處理就可以正常轉綠。

2.潛葉蠅 田間雜草上越冬,5月中下旬為越冬代活動盛期,6月中上旬出現第一代成蟲產的卵孵化出幼蟲為害水稻。因氣候的影響,有時危害提早。其對水稻的危害時期,正處于水稻秧苗末期本田初期,如防治不及時,就會造成危害,輕則延遲緩苗時間,造成缺苗斷條;重則成片枯死,造成減產。因此,最好在插秧前在苗田上施藥劑防治。使用的藥劑應為具有內吸作用的殺蟲劑,如吡蟲啉系列等農藥。苗田防治潛葉蠅,可以防止秧苗把蟲卵和幼蟲代入本田,減少本田的防治面積。插秧期間勞動力緊張,在苗田上施藥,秧苗集中,防治面積小,防治起來省工、省藥、及時。

3. 秧田青苔

秧田青苔是播種時常見的現象,需要進行防治。秧田的青苔是播種時床面濕度過大,壞種、種子腐爛后引起的;施入未腐熟的農家肥或者肥力過高,在長期蓄水尤其水質不潔的情況下,秧田表面也容易長青苔。苗田灌水后青苔容易上浮,常常粘住葉鞘,或浮在水面遮光降低土溫和水溫,撒水后往往把苗壓倒。因此,必須設法預防和清除。防除方法如下: 播種時保證床面干爽、寧干勿濕,防止芽澇:施肥施腐熟的農家肥要均勻,防止局部過量;管理時如發現床面長青苔,發生輕微的可經常換或干濕交替灌水。發生較重的可用15千克草木灰,對水40~50倍, 淋去灰渣,用草木灰水潑澆床面。



編輯:王晶

審核專家:長春市農業科學院研究員 金玄吉

[原創]北方水稻苗期的病蟲害主要類型及防治措施

圖文簡介

苗床白芽病、潛葉蠅是北方水稻苗期的主要病蟲害,每年都不同程度地發生,嚴重影響了水稻秧苗的質量,并對水稻的生產造成很大的影響。此外秧田青苔是播種時常見的現象,需要進行及時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