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下載本組圖片

2017年12月20日,在連云港市東方醫院ICU病房中,護士在為病人剪指甲。

(王健民/人民圖片)

(聲明:凡帶有“人民圖片”字樣圖片,系版權圖片,受法律保護,使用(含轉載)需付費,歡迎致電購買:010-65368384或021-63519288。)

不少人的手指上會長出一些倒刺,往往容易引得人“手癢”,直接用手去撕。那么,倒刺是由哪些原因引起的呢?手撕倒刺又有哪些潛在風險?又該如何預防倒刺?

據《錢江晚報》報道,所謂倒刺,又稱為倒裂刺,醫學上稱為逆剝,生長在指甲周圍,由于指甲的生長速度過快,皮膚跟不上指甲的生長速度,導致皮膚的表皮外翻而產生。華龍網補充道,手上出現倒刺是肌膚太干燥、角質層有裂紋所致,如果長時間不愈合,則說明身體缺少維生素及鋅、硒等微量元素。

那么,手撕倒刺存在哪些風險呢?據《錢江晚報》報道,亂拔倒刺會引起甲溝炎。甲溝炎剛開始是指甲的一側輕度疼痛和紅腫,之后加重化膿,膿液向另一甲溝或甲下蔓延,形成甲下膿腫,使深處指甲與甲床分離。此外,據央廣網報道,倒刺與肌肉是連在一起的,直接撕咬倒刺,不僅疼痛,還會讓周圍的皮膚受傷,而且甲緣是很容易隱藏細菌的地方,皮膚破潰傷口發生了感染,處理不當會出現嚴重后果,如引發皮膚壞死等。

所以,一旦出現倒刺,我們切勿盲目“手撕”。那怎樣才是正確的處理方法呢?據央廣網報道,手上長了倒刺,可以采取以下步驟:一泡,用溫水把倒刺泡軟;二剪,把指甲剪或剪刀用碘伏、酒精進行消毒,隨后整齊減掉倒刺;三抹,在長倒刺的指甲周圍涂抹一些護膚霜。如果修剪之后出現了局部的紅腫、熱痛情況,最好到正規的醫療機構檢查治療。

想要預防倒刺也是有方法的。據《健康時報》報道,防止倒刺的正確做法是平時做好保濕工作,洗完手后使用護手霜,倒刺自然出現得少。另外不要過于頻繁地洗手,因為手指角質層表面有一層皮脂,是皮膚的天然保濕劑,過于頻繁洗手會破壞皮脂。針對特殊職業不可避免的洗手者,戴乳膠手套進行工作是比較好的選擇。(卞怡茗)

本文由空軍軍醫大學西京醫院皮膚性病科副主任醫師、副教授時巖進行科學把關。擅長領域:重癥痤瘡、皮膚淀粉樣變、結節性紅斑、DLE、激素依賴性皮炎、硬皮病、皮膚黑變病、扁平疣、尖銳濕疣等。

小倒刺隨便撕會有大問題?發生感染、引起甲溝炎

圖文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