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水中的某種氣體過飽和時,可引起水產動物患氣泡病。

該病主要危害幼苗。病魚在水浮在水面混亂無力地游動,身體失去平衡,隨著氣泡的增大及體力的消耗,失去自由游動的能力,浮在水面,不久即死。

引起水中某種氣體過飽和的原因很多:①水中的浮游植物過多,藻類光合作用旺盛,可引起溶解氧過飽和;②池塘施放未經發酵的肥料,分解出甲烷、硫化氫的氣泡,魚苗誤食,引起氣泡病;③地下水中的氮氣過飽和,或者地下有沿氣,也可引起氣泡病;④在越冬期間,水草在冰下的光合作用,也可引起氧氣過飽和,引起氣泡病。

[防治方法]①注意水源,不要用含有氣泡的水;②池塘中的腐殖質不能過多,不用發酵的肥料;③平時掌握投飼量及施肥量,不使浮游植物繁殖過多;④全池潑灑食鹽溶液,每畝5千克,可減少氣泡;⑤將患病的魚轉入其他水體中,或者在原池塘進行大量換水。



編輯:馬宇飛

審核專家:山西農業大學講師 劉青



[原創]發生氣泡病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防治?

圖文簡介

當水中的某種氣體過飽和時,可引起水產動物患氣泡病。該病主要危害幼苗。病魚在水浮在水面混亂無力地游動,身體失去平衡,隨著氣泡的增大及體力的消耗,失去自由游動的能力,浮在水面,不久即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