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料配方。小米50千克、栗子15.4千克、綠豆9.2千克、芝麻1.9千克、核桃仁231克、秋子仁及花生各77克、南瓜子仁38.5克、白糖(或紅糖)、青絲、玫瑰各適量。
(2)生產工藝流程。
選料→去皮及雜質→淘洗→蒸料→日曬→粉碎→過篩→蒸料→曬料→粉碎→過篩→烘干→混合→烘干→分裝→包裝→成品
(3)操作要點。
①選料。各種原料均選用當年新生產的,無霉變、無雜質、無蟲蛀、無農藥及其他有害物質污染的原料。
②原料處理。精選當年生長收獲的谷子,碾成米,陳舊谷子新碾的米也可以,但陳舊小米盡可能不用;栗子收獲后曬一下,當黑棕色硬皮殼失水出現皺縮,用脫殼機或石碾脫去黑棕硬殼和內膜后備用;綠豆用脫粒機或碾子碾去外皮待用;核桃和秋子選當年秋天收獲的為好,曬干用錘砸開硬殼,用尖銳工具挖出內仁(可食用部分);南瓜子和花生碾去外面硬皮,取仁,花生去掉內仁的紅皮;青絲玫瑰市場上有售,一定要保證質量。
③淘洗。小來用自來水反復沖洗,淘洗去掉雜質和沙土,曬干;芝麻用文火炒至微黃;核桃仁、花生仁、南瓜子仁、秋子仁。一定要細心揀出碎小硬皮,然后各自分別用文火炒至徹底熟透為止。核桃仁如果塊大用手直接掰成小塊即可。
④蒸料。將小米、綠豆、栗子各自分別放入籠屜內,鍋內放水要適量,用火加熱。開鍋上大氣計算時間,一般蒸10~15分鐘,取出在日光下暴曬,直到外表干燥為止,用手擠壓能成面為準,如用手擠壓成餅,說明太濕,要繼續曬。有條件的可用烘箱或烘房干燥。
⑤粉碎、蒸料。取上述曬好的原料,用碾子或粉碎機粉碎,過篩。由于原料蒸后,已成七八分熟,容易回生。粉碎成面后再各自分別放入籠屜中,用文火蒸,以上大氣計算時間,蒸15~20分鐘,盡量蒸透料。然后取出散開,曬干或烘干,當原料面徹底干燥后,過篩,小塊再粉碎過篩。
⑥混合、烘干、分裝。按配方比例準確稱取各種原料,充分混合均勻,然后用文火再炒一下,使其稍微變黃為止。火大料內一些芳香物質容易揮發掉,影響產品香味,炒完料后就可以進行分裝。采用無毒的聚丙烯或聚乙烯小塑料袋分裝,可分為100克、250克、500克、1000克等不同規格,分裝時一定要保證在無菌條件下進行,工作人員要有良好的衛生習慣和無菌觀念,然后在進行大包裝。
⑦保存。本產品極易吸潮,一旦吸潮容易結塊,很快變質。應置于通風干燥處和低溫下保存。
(4)成品質量指標。口感良好,色好味香,有降火解毒防暑作用,并能增強心腦血管彈性,補腦健腦,有益健康。
編輯:李敏
審核專家:山西農業大學教授 原向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