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肥

1.環狀溝施肥。在株間相對應的樹冠外緣附近開溝施肥。寬30~50厘米,深60厘米左右,將有機肥和表土混勻填入溝中,底土作埂或撒開風化。環狀溝施肥對于幼樹株間擴穴,擴大樹盤,促進幼樹根系擴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株向打通后可以采用條溝施肥。

2.放射溝施肥。適用于株行距較大的盛果期果園 秋施基肥,也適用于士壤追肥。挖溝時,以樹干為中心,在樹冠下大樹距樹干1米、幼樹距樹干50~80厘米處開始向外挖放射溝4~6條,溝長超過樹冠外緣,向樹冠內較淺,向樹冠外較深,溝里端深、寬各30厘米即可,外端深、寬各40~60厘米。用于追肥時,溝深10~15厘米即可,挖溝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不要切斷1厘米以上的大根。該方法可以使根系全方位得到更新,能夠保證樹冠內膛短枝的發育,樹體立體結果。

3.條溝施肥。適用于株間打通后的果園施肥,沿行向在樹冠投影外緣開施肥溝,寬30~50厘米,深60厘米,達根系集中分布層稍下即可。條溝施肥可以促進根系向行間生長,每年施一側,下年再施另一側,逐年輪換并逐漸向外擴展,使根系不斷向外延伸。應注意的是條溝施肥每次僅在樹冠外圍,內膛根系得不到更新,自疏死亡加快,引起內膛粗根光禿。而內膛細根是和樹冠內膛短枝高度相關的,內膛根光禿必然會加速內膛枝光禿,造成結果部位外移。條溝施肥應與放射溝施肥和全園撒施相結合進行。

4.撒施。適用于密植和成齡甜櫻桃園,施肥時將肥料均勻地撒在地面或樹盤,然后翻入土中,深達20厘米左右,注意樹盤下不可翻的過深,尤其不能損傷大根,對于盛果期果園,土壤中各區域根系密度均較大,撒施可使甜櫻桃樹各部分根系都得到養分供應。另外,在生產中經常結合降雨或澆水進行撒施。

二、追肥

生長期施追肥。多采用穴施,或淺溝施。穴施時再樹冠投影外側挖6~8個穴,將肥料投入。施肥后注意澆水。

三、根外追肥

根外追肥又稱葉面施肥,是將水溶性肥料或生物性物質的低濃度溶液噴灑在葉片上,通過葉片直接供給樹體養分的一種施肥方法。這種施肥方法最適合于微量元素肥料的施用或在作物出現缺索癥時施肥,對于大量元素肥料,根外追肥可作為一種輔助性手段。根外追肥簡單易行,用肥量較少,發揮作用較快,且不受養分分配中心的影響,能滿足樹體對肥料的急需,迅速改善缺素癥狀,還可避免某些元素在土壤中的流失、固定及雜草的競爭等,提高利用率。甜櫻桃葉片大而密集,極適合進行葉面噴肥。同一張葉片葉背面氣孔多,利于吸收和滲透,因此葉面噴肥時要注意多噴葉背。

根外追肥可以與病蟲害防治相結合,藥、肥混用,但要確保混合后不發生反應時才可混用,否則會影響肥效或藥效。施用效果取決于多種環境因素、特別是氣候、風速和溶液持留在葉面的時間。葉面噴配的最適溫度為18~25℃,噴布時間以上午8~10時、下午4時以后為宜,中午和刮風天不能噴肥,此時噴肥,肥液很快濃縮,既影響吸收,又易發生藥害。陰雨天不宜進行葉面噴肥,如果噴施后3~4小時下雨,應重新噴施。

根外追肥的關鍵是濃度,肥料的種類不同、生育時期不同、根外追肥的濃度均不同,生產上應根據實際情況,選用合適的肥料和適當的噴施濃度。進行葉面噴肥前,要先做小型試驗,確認不發生藥害時找出最大濃度再大面積噴施。櫻桃上主要在花前、花后、果實膨大期、采果后等關鍵時期以及進行缺素矯正時進行葉面追肥。追肥的氮、磷、鉀比例為10:3~5:10~12。常用葉面肥種類及濃度為尿素為0.3%~0.5%,草木灰為1%~6%,硫酸鉀為0.5%~1%,磷酸二氫鉀為0.2%~0.3%,硼砂為0.1%~0.3%,硼酸為0.1%~0.5%,硫酸亞鐵為0.2%~0.4%,硫酸鎂為0.2%~0.3%,硝酸鈣為0.5%,硫酸鋅為0.1%~0.4%。一般每隔10~15天噴1次,噴施2~3次即可。櫻桃還可在9月底至 10月初以及萌芽前噴施3%尿素,可以有效的增加樹體貯藏營養水平,對于開花坐果、減少花芽敗育以及促進樹體生長等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



編輯:王大偉

審核專家:山西省農業生物技術研究中心研究員 張一萍

[原創]甜櫻桃園施肥方法

圖文簡介

科學合理施肥肥是實現甜櫻桃早實、優質、豐產和保持樹體健壯的基礎。本文重點介紹基肥、追肥及根外追肥的施用方法,供果農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