鰻養殖時為避免藥物殘留問題,必須對養殖全過程進行控制,其中重點應注意以下幾個環節,切實采取有效防范措施:
(1)苗種選擇 投放健壯的鰻苗能為以后的養殖少用藥或不用藥打下良好基礎,從而也降低因用藥防病治病所導致的藥殘風險。日本鰻苗以每年1~2月產自日本、中國沿海的天然鰻苗為佳;歐洲苗以每年12至翌年2月產自法國沿海的天然苗較好,而3月產自英國、西班牙等國的天然苗相對差些。
(2)水源選擇 采用的地表水或地下水,應水量充足、水質清新、不受污染,可有效防范因水源問題引發病害而導致頻繁用藥,或直接因水源存在藥物、重金屬等污染源而導致的藥殘問題。
(3)池底改造 由于大部分養殖場都已養殖多年,普遍面臨池子老化的問題,池底病菌、蟲卵較難徹底清除,加上多年用藥,部分藥物沉淀池底,是健康養殖的一大隱患。因此,做好池底改造也是防范藥殘的重要環節。
(4)飼料選擇 采用優質安全的飼料,對鰻的健康養殖至關重要。要選擇大廠家的品牌飼料,最好選擇通過HACCP認證、無公害農產品認證的飼料廠家生產的產品。只有這樣,才能有效保證飼料的各種營養成分的均衡、綠色品質及良好的性能指標(引誘性、適口性、黏彈性和水中穩定性);加上這種飼料廠家有穩定的配方體系和先進的檢測設備,能夠有效地保證產品的質量,故是有效防范鰻發生藥物殘留的重要措施。
(5)藥物選擇 用藥時要采用通過GMP驗收的大型獸藥廠生產的產品,不使用不符合要求的藥品或含有不明成分的藥品,以防止因藥品中添加有國家明令禁止和進口國家或地區禁止使用的藥物成分,導致鰻藥殘問題發生。同時,使用藥物后,要嚴格遵守休藥期規定。
(6)養殖模式選擇 能夠做到少用藥或不用藥,就是好的養殖模式。精養池與土池結合養殖、海水灘涂養殖等模式都是不錯的選擇。凡采用含有少量鹽度的水源來養殖鰻的養殖場,生產出來的鰻都較易藥檢過關。
(7)樹立健康養殖觀念 著重圍繞建立良好的鰻生長生態系統,保證養殖環境符合要求,通過物理調整、使用水質改良劑或微生態制劑等方式來保證道基水質達到“肥、活、嫩、爽”。同時,適當地降低放養密度,內服一些營養劑、保健品等,如在飼料中定期添加肝膽康、維生素C鈉粉及多維等能有效增強頻體質,減少應激,提高抗病能力。
(8)定期藥檢 為了防患于未然,在養殖的不同階段,如黑仔、幼鰻、偏小鰻等規格尚小的階段就要定期撈取樣鰻送去藥檢,以便早日發現問題,及時采取措施應對。
編輯:馬宇飛
審核專家:山西農業大學講師 劉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