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防治魚爛鰓病和腸炎。每100千克魚用大蒜素10毫升,拌入餌料中投喂,3天為一個療程;或每100千克魚每天用10%人工合成大蒜素200克拌餌投喂,連喂6天。
(2)防治魚種暴發性出血病。每萬尾魚種用大蒜0.25千克、喜旱蓮子草4千克、食鹽0.25千克與豆餅磨碎投喂,每天2次,連用4天,效果明顯。
(3)防治草魚出血病。每50千克魚用水花生5千克,搗爛拌食鹽0.25千克、生大蒜0.25千克、大黃0.5千克,再拌米粉、麩皮或浮萍5~10千克做成藥餌喂魚,連喂7天。
(4)防治草魚癤瘡病。每100千克草魚用大蒜頭2千克,先剝去皮、搗爛,再加人10千克米糠、1千克面粉、1千克食鹽,攪拌均勻后,每天投喂1次,連用5天。
(5)防治鯉魚豎鱗病。每20千克水中加人2~3毫升大蒜素浸洗魚體,療效顯著。
(6) 防治魚錨頭鳋病。用大蒜素以10~30克/m3濃度浸洗魚體1小時,錨頭鳋可被殺死。
(7)防治嗜子宮線蟲病。用去皮大蒜頭搗碎取汁,加水5倍稀釋,浸洗病魚2分鐘。
(8)防治魚腸炎、爛鰓病和赤皮病。每畝水面(水深1米)用青木香、苦楝樹皮、辣蓼、菖蒲、樟樹葉各2.5千克,大蒜頭、食鹽各1千克,雄黃0.15千克,先把草藥切碎熬汁,再把大蒜頭、食鹽、研爛加入藥液中,于傍晚全池遍灑。施藥前的當天上午要用黃泥25千克、人尿5千克和生石灰5千克,兌水搖勻,全池遍灑。
(9)誘食。平時在飼料中適量添加大蒜素,可起到誘食作用,能提高飼料利用率。
編輯:馬宇飛
審核專家:山西農業大學講師 劉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