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苗池中有幾種水生動物和藻類對魚苗危害很大,在漁業生產過程中除用生石灰徹底清塘外,還應根據不同對象采用相應的防治敵害的措施,以保障魚苗正常生長。

(1)甲蟲  甲蟲種類較多,其中較大型的體長達40毫米,常在水邊泥土內筑巢棲息,白天隱居于巢內,夜晚或黃昏活動覓食,常捕食大量魚苗。其防治方法是:每立方米水體用90%晶體敵百蟲0.5克溶水全池潑灑或使用其他商品水產殺蟲藥物全池潑灑。

(2)克氏原螯蝦  也稱小龍蝦是一種分布很廣、繁殖極快的雜食性蝦類,在魚苗池中大量繁殖時既傷害魚苗又吞食大量魚苗,危害特別嚴重,必須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治。

(3)水螅  水螅是淡水中常見的一種腔腸動物,一般附著于池底石頭、水草、樹根或其他物體上,在其繁殖旺期大量吞食魚苗,對漁業生產危害較大。預防方法:①清除池水中水草、樹根、石頭及其他雜物,不讓水螅有棲息場所,使其無法生存;②全池潑灑90%晶體敵百蟲溶液,用量0.5克溶水全池潑灑。

(4)水蜈蚣  又叫馬夾子,是龍虱的幼蟲,5~6月大量繁殖時,1只水蜈蚣夜間能夾食魚苗10多尾,危害極大。防治方法是:用竹木搭成方形或三角形框架,框內放置少量煤油,天黑時點燃油燈或電燈,水蜈蚣則趨光而至,接觸煤油后窒息而亡。

(5)紅娘華  蟲體長35毫米,黃褐色,常傷害30毫米以下魚苗。預防方法:90%晶體敵百蟲溶液潑酒,用量同(1)甲蟲。

(6)青泥苔 青泥苔屬絲狀綠藻,消耗池中大量養分使水質變瘦,影響浮游生物的正常繁殖。預防方法:全池每立方米水體潑酒0.7~1千克硫酸銅溶液;投放魚苗前每畝水面用50千克草木灰撒在青泥苔,使其不能進行光合作用而大量死亡。



編輯:馬宇飛

審核專家:山西農業大學講師 劉青

[原創]防治魚苗池內敵害措施

圖文簡介

魚苗池中有幾種水生動物和藻類對魚苗危害很大,在漁業生產過程中除用生石灰徹底清塘外,還應根據不同對象采用相應的防治敵害的措施,以保障魚苗正常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