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下載本組圖片
蘭州一高校教室設置手機袋,學生課堂不再做“低頭族”。
(尹志燁/人民圖片)
(聲明:凡帶有“人民圖片”字樣圖片,系版權圖片,受法律保護,使用(含轉載)需付費,歡迎致電購買:010-65368384或021-63519288。)
手機等移動通訊工具在給人們帶來極大方便的同時,也讓不少人沉迷在“刷”的行為中無法自拔。無論是商場、超市,還是地鐵、公交,到處都能見到有人低頭刷微信、刷朋友圈、刷“吃雞”、刷“跳一跳”……然而,這種行為很容易引發腱鞘炎。那么,到底什么是腱鞘炎?患上腱鞘炎后會出現哪些癥狀?如何治療腱鞘炎呢?
腱鞘是包于肌腱表面的鞘狀結構,由外層的腱纖維鞘和內層的腱滑膜鞘共同組成,呈雙層套管狀,能夠將肌腱固定在骨膜上,防止肌腱彈起或向兩側滑移。腱鞘內有少量滑液,當肌腱在腱鞘中活動時,可以起到潤滑的作用。
腱鞘炎主要是由機械性摩擦所引起的慢性無菌性炎癥,常常發生在骨突部位。肌腱與骨突反復摩擦,易造成肌腱和腱鞘損傷,也易損傷骨膜、骨質,導致肌腱、腱鞘、骨膜充血、水腫,形成局部狹窄。水腫的肌腱被壓成葫蘆狀,阻礙肌腱活動,如果用力伸屈手指,導致葫蘆狀膨大部分在環狀韌帶處強行擠過,就會發出響聲,并伴有疼痛。因此,發生在拇指或手指的指屈腱鞘炎又被稱為“扳機指”或“彈響指”。
腱鞘炎多發于20~50歲之間,且女性多于男性,比例約為10:1。從職業上來說,腱鞘炎常見于一些需要做長期、重復活動,容易導致肌腱勞損的職業,如某些手工勞動。不過,隨著生活方式的改變,手機、電腦及其它電子產品的普及,腱鞘炎患者日益增多,并逐漸呈年輕化趨勢。
患上腱鞘炎后,局部炎癥會導致腱鞘出血、水腫、滲出,進而出現慢性纖維結締組織增生、肥厚、粘連等變化。從臨床上來看,腱鞘炎的早期表現主要為患指屈伸不利,如果用力屈伸,會出現疼痛,且晨起時與勞累后疼痛會加劇;在病程后期,患者的手指屈伸活動受限,用力活動時會出現響聲,有時需要輔助推、扳等動作才能完成屈伸,如果情況比較嚴重,患者的手指會交鎖在屈曲位或伸直位,導致日常生活受到嚴重影響。
那么,如何治療腱鞘炎呢?目前臨床上的治療手段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保證充足的休息。給予損傷部位充足的休息,可以消除病因,防止損傷和炎癥加重。如果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必須使用患側手,可以將損傷部位用支具進行固定。
2.使用非甾體類抗炎藥,包括口服和外敷藥物。對于有胃潰瘍或消化道出血病史的患者,可選擇外用藥膏涂抹或貼敷,通過皮膚滲透到病變部位。
3.局部封閉治療。目前臨床多用曲安奈德、利多卡因在疼痛點進行局部注射治療。
4.康復治療。包括按揉、熱敷、超聲波、激光、微波等治療,可促進局部組織血液循環,降低痛覺神經的興奮性,減輕局部炎性水腫及組織缺氧,使肌肉、肌鍵和韌帶松弛,緩解因肌肉痙攣而引起的疼痛。
5.中醫治療。包括推拿、針灸、針刀治療,可以松解粘連、散寒除痹、滑利關節,緩解疼痛和改善關節活動度。
6.手術治療。通過手術的方式切除狹窄增厚的腱鞘,松解粘連,使肌腱在腱鞘管中能夠順利滑動,主要用于保守治療無效的患者。
作者: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康復醫學科徐冬艷
本文由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康復醫學科教授吳毅進行科學性把關。
“達醫曉護”供稿